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淮安石堤叠前韵》
《阅淮安石堤叠前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黄流昔南迁,夺淮挟归海。

於一已觉难,况两难更倍。

闸堰非不夥,各以所见改。

因之水益高,受病实多载。

皇祖廑民瘼,浚距劳乘橇。

曰予瞠乎后,庸讵悉源委。

虽然敢不蘉,所以南巡每。

脩防戒更张,巩固奉模楷。

土堤易石工,寓赈兼免殆。

丑岁已告成,为鱼忧早罢。

今来益繁滋,比户歌安恺。

开封忆昨秋,又为豫人骇。

(0)
鉴赏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阅淮安石堤叠前韵》。全诗通过对淮安石堤的描述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水利工程的深刻理解。

首句“黄流昔南迁,夺淮挟归海”描绘了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其水流南下,改变了淮河的流向,最终汇入大海的景象。接着,“於一已觉难,况两难更倍”表达了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无力感和挑战的艰巨性。闸堰的设置虽能暂时缓解问题,但“各以所见改”表明不同观点下的调整往往带来新的问题。

“因之水益高,受病实多载”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位上升,带来的灾害日益严重。然而,“皇祖廑民瘼,浚距劳乘橇”赞扬了先王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通过疏通河道,减轻了洪水的危害。诗人自谦“曰予瞠乎后”,表示自己虽未能亲历其事,却深感责任重大,决心要了解事情的始末。

“虽然敢不蘉,所以南巡每”表达了诗人对先王勤政爱民精神的敬仰,每年南巡,亲自考察水利情况的决心。“脩防戒更张,巩固奉模楷”强调了维护和改进堤坝的重要性,遵循先王的典范,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固。

“土堤易石工,寓赈兼免殆”指出在土堤的基础上采用石工,不仅增强了堤坝的坚固性,还兼顾了赈灾与避免灾害的双重目的。“丑岁已告成,为鱼忧早罢”回顾过去一年工程的完成,解决了百姓的忧虑。

最后,“今来益繁滋,比户歌安恺”描绘了当前堤坝的繁荣景象,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安宁与欢乐之中。“开封忆昨秋,又为豫人骇”则以开封的往事作为对比,强调了水利工程对于预防灾害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水利工程的独到见解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一萼红.东轩即事

梦初醒,见一帘新霁,心地已空幽。

白版扉轻,青杨巷小,好风拂面温柔。

敞半尺、黄茅檐子,共蜂房、鸽户割鸿沟。

清有村烟,淡无人影,鸟去云留。

矮窦朝延海日,看红霞涨处,地涌天浮。

万树金支,千旗翠羽,个中隐隐沧州。

何日把、扶桑截取,写新诗、雕板勒银钩。

满付蛟姝载去,传播龙湫。

(0)

满江红·其二送濂裔之粤用《南溪词》韵

日丽天南,扶桑近、海霞红涨。

奇绝处、冬春一气,莺花无恙。

膏碗珠蚶供客醉,放滩孔翠迎船上。

更金盘、绣子簇槟榔,纷贻饷。君行矣,风帆漾。

侬醉也,骊歌唱。奈客中送客,倍将愁酿。

去日彩毫文羽匣,归时囊锦桄榔杖。

有新诗、写尽粤江山,玲珑状。

(0)

神泉为大参将钟君题四首·其四

潜沂入地中,谁识真源处。

谢却桔槔劳,为霖天上去。

(0)

食鲜虾

寻常波浪汉江滨,五载鲜甜不入唇。

若道菜根魔未了,也应亏煞岭南人。

(0)

侵晨出郭候陈提学往隆中

胜处无多路,斯文有夙缘。

风轻催柳拜,霞早映花妍。

簇簇山迎鸟,飘飘衣罩烟。

隆中何限景,一一待诗传。

(0)

过宝应湖四首·其三

湖草青青叶未齐,水天相接望低迷。

行人歌罢沧浪曲,几点渔舟落照西。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