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初醒,见一帘新霁,心地已空幽。
白版扉轻,青杨巷小,好风拂面温柔。
敞半尺、黄茅檐子,共蜂房、鸽户割鸿沟。
清有村烟,淡无人影,鸟去云留。
矮窦朝延海日,看红霞涨处,地涌天浮。
万树金支,千旗翠羽,个中隐隐沧州。
何日把、扶桑截取,写新诗、雕板勒银钩。
满付蛟姝载去,传播龙湫。
梦初醒,见一帘新霁,心地已空幽。
白版扉轻,青杨巷小,好风拂面温柔。
敞半尺、黄茅檐子,共蜂房、鸽户割鸿沟。
清有村烟,淡无人影,鸟去云留。
矮窦朝延海日,看红霞涨处,地涌天浮。
万树金支,千旗翠羽,个中隐隐沧州。
何日把、扶桑截取,写新诗、雕板勒银钩。
满付蛟姝载去,传播龙湫。
这首《一萼红·东轩即事》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东轩内外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先,诗中的“梦初醒”与“一帘新霁”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从梦境中醒来,眼前是一片晴朗的天空,心地也随之变得空灵幽静。接着,“白版扉轻”、“青杨巷小”以及“好风拂面温柔”,细腻地描绘了环境的雅致与自然之风的和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敞半尺、黄茅檐子,共蜂房、鸽户割鸿沟”一句,通过对比黄茅檐与蜂房、鸽户,巧妙地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与和谐之美。而“清有村烟,淡无人影,鸟去云留”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空灵,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淡淡的雾气笼罩,只有偶尔掠过的鸟儿与飘动的云朵打破这份宁静。
“矮窦朝延海日,看红霞涨处,地涌天浮”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海日初升,红霞满天,地与天似乎在这一刻融为一体,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与壮美。接下来,“万树金支,千旗翠羽,个中隐隐沧州”则以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卷,仿佛置身于一片辽阔的绿色世界之中,隐约可见远处的沧海。
最后,“何日把、扶桑截取,写新诗、雕板勒银钩。满付蛟姝载去,传播龙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希望将这份美景与诗意化为文字,流传千古,如同蛟龙载着诗篇,传播至遥远的龙湫之地,让这份美丽与智慧得以永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曲直何年木,澄观表里通。
纽纹缠左右,脉理透玲珑。
鳞蜕惟存骨,神充未涣躬。
沧桑阅今古,枝叶谢茏葱。
牛蔽宁同栎,琴裁岂似桐。
伐柯则已远,炙毂辩应穷。
不辨桧松质,真成内外空。
设如拟鸣雁,转觉彼心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