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西风,乱山落照,明日将雨。
手内金樽,桥头画艇,渐到消魂处。
踏臂狂歌,掉头长啸,万事总随花絮。
叹英雄、古今无主,夜来酒边曾诉。
路出横塘,船经夹浦,莫问师师举举。
且减柔情,还凭老手,只种金城树。
学士山边,醉翁亭在,多少名贤来去。
喜到日、一湖碧浪,全家团聚。
古渡西风,乱山落照,明日将雨。
手内金樽,桥头画艇,渐到消魂处。
踏臂狂歌,掉头长啸,万事总随花絮。
叹英雄、古今无主,夜来酒边曾诉。
路出横塘,船经夹浦,莫问师师举举。
且减柔情,还凭老手,只种金城树。
学士山边,醉翁亭在,多少名贤来去。
喜到日、一湖碧浪,全家团聚。
这首《永遇乐·送园次归吴兴和澹心韵》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充满了离别之情与对过往英雄的感慨。词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
“古渡西风,乱山落照,明日将雨”,开篇即以秋风、乱山、落日、即将来临的雨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下来,“手内金樽,桥头画艇,渐到消魂处”一句,通过饮酒、乘舟等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离别时的感伤情绪,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词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踏臂狂歌,掉头长啸,万事总随花絮”,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词人在离别之际的豪放与无奈,将一切世事比作随风飘散的花絮,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叹英雄、古今无主,夜来酒边曾诉”,词人在此感叹英雄无主,借酒抒怀,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路出横塘,船经夹浦,莫问师师举举”,这一句通过地点的转换,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且减柔情,还凭老手,只种金城树”,词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情感,希望在离别后能够减少对过去的柔情,依靠老朋友的力量,种下一片金城树,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希望。
最后,“学士山边,醉翁亭在,多少名贤来去”,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名贤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词的内涵,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憧憬。
“喜到日、一湖碧浪,全家团聚”,在离别之后,词人想象着未来相聚的美好情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离别,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与喜悦。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英雄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陈维崧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春哭钟子,奔走馀杭路。
今春哭田生,栖迟九江渡。
在家在客中,两友两春讣。
伊谁夺天年,有天不可吁。
老泪无由制,立见眼隔雾。
风晴江气暖,日夕山色暮。
髣髴怀清扬,同游散幽步。
百年屈指顷,浮生草头露。
凭高悄无人,我鬓亦非故。
何当归西湖,往拜二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