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遇乐.送园次归吴兴和澹心韵》
《永遇乐.送园次归吴兴和澹心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永遇乐

古渡西风,乱山落照,明日将雨。

手内金樽,桥头画艇,渐到消魂处。

踏臂狂歌,掉头长啸,万事总随花絮。

叹英雄、古今无主,夜来酒边曾诉。

路出横塘,船经夹浦,莫问师师举举。

且减柔情,还凭老手,只种金城树。

学士山边,醉翁亭在,多少名贤来去。

喜到日、一湖碧浪,全家团聚。

(0)
鉴赏

这首《永遇乐·送园次归吴兴和澹心韵》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充满了离别之情与对过往英雄的感慨。词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

“古渡西风,乱山落照,明日将雨”,开篇即以秋风、乱山、落日、即将来临的雨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下来,“手内金樽,桥头画艇,渐到消魂处”一句,通过饮酒、乘舟等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离别时的感伤情绪,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词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踏臂狂歌,掉头长啸,万事总随花絮”,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词人在离别之际的豪放与无奈,将一切世事比作随风飘散的花絮,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叹英雄、古今无主,夜来酒边曾诉”,词人在此感叹英雄无主,借酒抒怀,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路出横塘,船经夹浦,莫问师师举举”,这一句通过地点的转换,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且减柔情,还凭老手,只种金城树”,词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情感,希望在离别后能够减少对过去的柔情,依靠老朋友的力量,种下一片金城树,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希望。

最后,“学士山边,醉翁亭在,多少名贤来去”,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名贤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词的内涵,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憧憬。

“喜到日、一湖碧浪,全家团聚”,在离别之后,词人想象着未来相聚的美好情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离别,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与喜悦。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英雄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陈维崧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江城怀隐

病身尚蛰灌婴城,归梦长悬醒复成。

衰鬓缡褷搀鹤瘦,安书隔阔见鸿惊。

山遥晴有侵檐色,树秃秋无撼野声。

只欲养疴求退静,栖迟泉石适归情。

(0)

予辛酉春哭钟松岩于馀杭灵溪壬戌春于江州马头渡得家问知田耕月亦为古人因述长句

去春哭钟子,奔走馀杭路。

今春哭田生,栖迟九江渡。

在家在客中,两友两春讣。

伊谁夺天年,有天不可吁。

老泪无由制,立见眼隔雾。

风晴江气暖,日夕山色暮。

髣髴怀清扬,同游散幽步。

百年屈指顷,浮生草头露。

凭高悄无人,我鬓亦非故。

何当归西湖,往拜二公墓。

(0)

霍山祠

霍家山下敞行宫,溜水桥西透鼓钟。

古迹建平遗烈在,春风广惠历朝封。

露台献社呈苍马,阴壁飞旌绘赤龙。

蚁聚乞灵人散后,云街雨陌撼涛松。

(0)

烟霞洞

万色无如叠翠何,何僧镌像屹嵯峨。

山屏晴掩牌门杳,风钥阴封梵屋多。

象落鼻形悬洞右,佛垂手迹寄岩阿。

灯辉金碧琉璃碗,暗掩僧房络薜萝。

(0)

重过清虚庵

绝境惟闻天籁音,山游重缀壁龛吟。

春生仙瓮新篘酒,尘锁书床旧调琴。

丹井月空梧积满,瑶台雨渍藓埋深。

明朝襆被归城市,万叠苍峦有梦寻。

(0)

思归

秋老江城起戍尘,山收西日掩云津。

留连光景多无酒,俛仰风埃独有身。

旷野雁填遗阵阔,虚沙船发落痕新。

故园松菊犹三径,梦过烟霞水石邻。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