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芦花飞絮。閒着江潮不去。
拚教梦来寻,暗把红绵泪雨。且住。且住。
又恐雪花点树。
昨夜芦花飞絮。閒着江潮不去。
拚教梦来寻,暗把红绵泪雨。且住。且住。
又恐雪花点树。
这首清代徐釚的《如梦令·客愁》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归的画面。"昨夜芦花飞絮",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风中芦苇飘絮的凄美景象,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离愁。"閒着江潮不去",江潮似乎也懂得诗人的愁绪,静静地陪伴着他,不愿消退,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拚教梦来寻,暗把红绵泪雨",诗人期盼在梦中寻找家乡的温暖,泪水如同红棉般绵密,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无法排解的哀伤。"且住。且住",诗人试图留住这份梦境,但又担心"雪花点树",冬的到来会让他眼前的景色更加凄冷,如同心头的寒意,加重了客居他乡的苦楚。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沉而动人。
宜州丹砂产旸谷,不比辰溪攒箭镞。
素霓深抱赤城霞,斩猩半染于阗玉。
海日下照珊瑚红,化为姹女金芙蓉。
一从擘华分禹璞,犹有绛气埋云峰。
铸鼎泥坛有消息,坐看光辉成五色。
淮南鸡犬亦同升,九转真能生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