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信手洒明霞,若遣停匀未必佳。
却得数株多叶底,殷勤衬出密边花。
天工信手洒明霞,若遣停匀未必佳。
却得数株多叶底,殷勤衬出密边花。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题为《观张功父南湖海棠杖藜走笔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首句“天工信手洒明霞”,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天空比作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随意挥洒出绚烂的彩霞,暗示了自然界中色彩的丰富与变化无穷。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表达了对创造者的敬畏之情。
次句“若遣停匀未必佳”,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规则、不均匀的特点。自然界中的事物往往不是完美的对称或均匀分布,这种不完美恰恰构成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然美在于其原始、真实和生动的特性,而非人工雕琢的完美。
后两句“却得数株多叶底,殷勤衬出密边花”,将视角转向具体的景物——南湖的海棠。诗人观察到海棠树在绿叶的衬托下,花朵显得更加鲜艳和密集。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叶子的繁茂来突出花朵的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以及对生命多样性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也是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世界对话的产物,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小楼日日听雨卧,轻云作团拂帘过。
金黄杨柳叶初匀,雪色棠梨花半破。
东家蝴蝶飞无数,西邻燕子来两个。
玉关万里尺书稀,春风不似春愁大。
李铁鎗,人之杰,将之强,手持铁鎗丈二长。
铁鎗入手乌龙骧,龙精射之落搀抢。
皇帝十有二载秋七月,红凶西来寇西浙。
防关健儿走惶惶,铁鎗一怒目眦裂。
十万赭衣暗城阙,铁鎗乌龙去明灭。
须臾化作风雨来,净洗铜城满城血。
呜呼,殪猰貐,屠封狼,铁鎗之锋无与当。
胡为将星昨夜坠昱关,铁鎗一折天无光。
天无光,人伥伥,云台倚天云潜伤。
天子赠忠良,祠以血食冬青乡。呜呼,归来乎铁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