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曲篇》
《听曲篇》全文
明 / 张元凯   形式: 古风

绿窗窈窕通明月,朱弦奏罢何疏越。

燕姬艳舞方具陈,郑女清歌相对发。

玲珑宛转绕翠屏,梁尘飒飒花冥冥。

师传翻使惊恊律,心妙直欲追秦青。

已听泠然振林木,复闻馀响流空谷。

将无哀乐动人心,苏门之啸秦庭哭。

当筵但见春融融,无限玉树摇东风。

周郎欲顾曾无误,延年女弟徒称工。

新声能令旧声变,贯珠不断危如线。

偶觉凄清拂黛蛾,时为掩抑看团扇。

画栋轻云夜不飞,凤凰肯逐箫声归。

但怜白雪知音少,岂是红妆绝代稀。

云鬟零乱歌才阕,东方欲明银烛灭。

淳于一石自沉酣,不使冠缨座中绝。

(0)
鉴赏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听曲篇》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情感的音乐场景。诗人以绿窗、明月和朱弦为背景,展现了燕姬与郑女的歌舞表演。舞姿曼妙,歌声清越,犹如玲珑绕翠屏,引人入胜。演奏者技艺高超,音乐旋律既激越又深沉,仿佛穿越林木,回荡山谷,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诗人通过“哀乐动人心”、“苏门之啸秦庭哭”等词句,暗示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甚至能唤起历史的哀思。在欢快的氛围中,诗人也注意到春意融融,美女如玉,但周郎般的欣赏者却并未错过任何细节,而延年女弟的技艺虽佳,却仍略逊一筹。

新声与旧声交织,如珠链般连绵不断,却又如丝线般脆弱,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危险。音乐的凄清触动了女子的黛眉,她时而掩面,仿佛被感动得无法自持。夜晚的画栋轻云不飞,凤凰似乎也被箫声吸引,暗示音乐的魔力超越了物质世界。

然而,尽管有知音如白雪,欣赏者却寥寥,这反映出音乐的高雅与世间的冷落。曲终东方渐明,银烛熄灭,诗人沉浸在音乐的余韵中,独自沉醉,不愿让世俗的琐事打扰这份纯粹的艺术享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的魅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作者介绍

张元凯
朝代:明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猜你喜欢

不遇

君去亦何速,我来自空还。

白云悠悠者,不染去来间。

惆怅西飞日,茫然唯四山。

(0)

柳花

泽国春馀江树尽,柳花无数没凫翁。

每当白日飞晴雪,似与游丝逐惠风。

灞上啼莺孤驿外,隋堤归马夕阳中。

离人欲折还惊叹,空对桑条恨不穷。

(0)

题蕺山题扇图

笔花閒落素纨云,□映芳衢老眼昏。

明日晓烟生曙色,应怜不识右军门。

(0)

题宋高宗二刘妃图

秋风落尽故宫槐,江上芙蓉并蒂开。

留得君王不归去,凤凰山下起楼台。

(0)

送海东之西省出戍

穷猿凭险弄干戈,五月楼船奏凯歌。

自古蛮夷多反侧,只今州县重差科。

汉家循吏文翁少,亮府谋臣马谡多。

莫道鲛人居水底,海中曾见不扬波。

(0)

送汤生茂才归宛陵

春舟度鹤觜,晨鼓发龙湾。

软语劳相接,幽期任独还。

风清建业渚,云白敬亭山。

自有府公荐,惭无游子颜。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