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卧舟中,仰读渊明诗。
忽闻滩声急,起视惟恐迟。
八月溅飞雪,清览良独奇。
好风从天来,翛然吹我衣。
凉生固足乐,气变亦可悲。
眷然慨此水,念我年少时。
迄今四十年,往来九东西。
此日顺流下,何日溯流归。
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我方卧舟中,仰读渊明诗。
忽闻滩声急,起视惟恐迟。
八月溅飞雪,清览良独奇。
好风从天来,翛然吹我衣。
凉生固足乐,气变亦可悲。
眷然慨此水,念我年少时。
迄今四十年,往来九东西。
此日顺流下,何日溯流归。
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岁月变迁和人生得失的深刻感悟。
诗人在舟中卧读渊明(即陶渊明)的诗文,被滩声惊扰,抬头观望,只见水面如同八月飞雪般清凉,这种景象令人感到独特而奇异。接着,诗人感受到了从天而来的好风,它轻柔地吹拂着衣衫,使得气息中带有一丝凉意。在这种自然之境中,诗人的心情得到了一种满足和快乐,但同时也意识到天气的变化可以让人感到悲哀。
接下来,诗人沉浸在对水的眷恋与怀念之中,回想起年少时光。四十年的光阴荏苒,诗人的足迹遍布九州东西,但终究无法确定何时能够返回起点。今天顺流而下,未知何日才能逆流归去。面对这一切,诗人只能一笑了之,将这种无常的世事暂且放下。
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祖龙一出群儒怒,滔滔稷下如抽缕。
乐以声传非文字,千年阙断无人补。
昔有丈人壶山前,绍兴甲寅乙卯年。
定律不待累黍起,瓦缶皆可成宫徵。
更言吹律随隆污,百世不以一声拘。
此法汉魏周隋无,红泉得之延坐隅。
一时河汉东西奔,姓氏胡为旅人门。
我欲栩栩还皇坟,要以六琯为根原。
九箫鼓吹百物和,羽衣狼藉渔阳戈。
须信乐能召太平,非是太平为乐歌。
丈人宿草飞毵毵,乾旋坤转谁更堪。
忽有尺纸如春蚕,遗音石笋天一南。
三更把书不成眠,四更起坐霜月悬。
五更开门欲上马,至竟此人何山下。
万里辞家春复秋,异乡何日梦刀头。
业如献豕从渠笑,艺学屠龙只自羞。
香尽一炉闻夜雨,灯残半壁数更筹。
断肠不柰梧桐上,滴碎乡心点点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