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写意入丝桐,笼绊何关造化功。
此夕赏心知有托,尘霾尽处海天空。
悠然写意入丝桐,笼绊何关造化功。
此夕赏心知有托,尘霾尽处海天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场景,诗人以“悠然写意入丝桐”开篇,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琴声融为一体,仿佛在丝桐(即古筝)上倾诉着心灵深处的思绪。接下来,“笼绊何关造化功”一句,似乎在探讨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关系,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并非完全由人力所能控制或理解。
“此夕赏心知有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一时刻、某一情境的深刻感悟,认为在这个特定的夜晚,他的心情找到了寄托,找到了共鸣。最后,“尘霾尽处海天空”一句,用象征手法,描绘出一片清朗明净的景象,暗示着经过心灵的洗涤和净化之后,世界呈现出一片开阔和自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心灵平静与自由的追求。
远岫衔云,寒塘破冻,春服初来未试。
笛弄梅花,酒斟竹叶,总觉醉歌无味。
向眼前、紫陌红楼,如何动是伤心地。
笑约负踏青,情忘斗草,总是无端憔悴。
还记得、病里慇勤,愁时将息,此意向谁提起。
松亭别泪,竹岭离筵,恍在五更梦里。
想东风、几度莺花夜月,小楼何事辜鸳被。
春江目断,空把画阑划碎。
曲巷黄昏,暗尘低衬雕轮转。
疏帘小院正西风,霜气催新雁。倚壁银缸乍剪。
画秋痕,露浓香浅。小窗月上,若聘幽兰,天然仙眷。
九陌烟花,艳桃秾李争寻遍。
怜伊高格不宜时,淡处知谁见。尚有词人醉眼。
但相对、无言自远。愿留残墨,添注寒泉,写成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