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起朔方,金色照天光。
上有七十二凤凰,金鼎玉食高颉颃。
王不居,志独苦,拜师礼重心愈下。
群贤起,南西东,国耻一洒黄金空,十年燕雌今日雄。
君不见姑苏何用黄金屋,壄鹿穿花豕衔蓐。
高台起朔方,金色照天光。
上有七十二凤凰,金鼎玉食高颉颃。
王不居,志独苦,拜师礼重心愈下。
群贤起,南西东,国耻一洒黄金空,十年燕雌今日雄。
君不见姑苏何用黄金屋,壄鹿穿花豕衔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北方的高台,其辉煌壮丽,金色光芒映照天际。台上矗立着七十二只凤凰,象征着尊贵和权力,金鼎玉食更是显赫无比。然而,尽管王者未居于此,其内心却充满苦志,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师道的尊重更为深厚。群贤毕至,共同为洗雪国耻而聚集,仿佛黄金般的决心填满了空旷的空间,昔日的弱小国家如今展现出雄心壮志。
诗人以“姑苏何用黄金屋”反问,暗示真正的价值并非物质财富,而是人才和志向。最后一句“壄鹿穿花豕衔蓐”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质朴的生活场景,与前文的奢华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金台的描绘,寓言式地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识与道德力量的崇尚。
人生能几时,踪迹何参商。
昔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今为水上凫,分飞隔河梁。
天高白云远,音书何茫茫。
曾闻招隐地,丛桂扬孤芳。
蔼蔼朱陈村,上有百花庄。
谈天扫日月,吸海挥壶觞。
高名动酒帝,封侯入醉乡。
一杯罗浮春,何时对君尝。
莲社追昔游,清风比柴桑。
惭予专一壑,力短心徒长。
为园理松菊,三径未全荒。
车马不到门,荆棘生路旁。
古人金石交,万里宁相忘。
丈夫志四海,何必共一堂。
愿言谐心期,岂逐岁月忙。
雄峙千载前,岿然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