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波涛昼自阴,两厓拱木郁成林。
未论一旅兴王地,独惜三仁报主心。
赤羽不归航海戍,白鹇遥共落星沈。
英雄从古多遗恨,极目东流思不禁。
水国波涛昼自阴,两厓拱木郁成林。
未论一旅兴王地,独惜三仁报主心。
赤羽不归航海戍,白鹇遥共落星沈。
英雄从古多遗恨,极目东流思不禁。
此诗《厓山吊古》是明代诗人潘豫之所作,通过对厓山这一历史地点的描绘与感慨,表达了对古代英雄遗恨的深沉思考。
首句“水国波涛昼自阴”,描绘了厓山所在水域的自然景象,波涛汹涌,即使在白天也显得阴暗沉闷,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下来,“两厓拱木郁成林”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厓山两侧树木茂密,郁郁葱葱,仿佛自然界的守护者,为这悲壮的历史遗址增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
“未论一旅兴王地,独惜三仁报主心”两句,由景入情,从自然景观过渡到历史人物的情感。这里提到的“一旅兴王地”可能是指古代战争中的战略要地,而“三仁报主心”则暗示了古代忠臣为君主效命的决心和忠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忠臣们未能实现报国之志的惋惜之情。
“赤羽不归航海戍,白鹇遥共落星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赤羽可能象征着古代将士的旗帜或军令,这里暗示着英雄们的英勇事迹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白鹇与落星沈则是自然界中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们命运的同情与哀悼。
最后,“英雄从古多遗恨,极目东流思不禁”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往往都充满了遗憾,他们的功业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与怀念。诗人站在东流的江边,思绪万千,无法抑制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表达了对古代英雄遗恨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他们精神的崇高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