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风起。剪梨云遍地,远弥天际。
弹粉林峦,得王维图意。澜翻湖底。
愁鱼嚼、与红同碎。搅透秋心,催来暮境,谁能堪此。
诸天尘劫待洗。缀枝头朝露,如炫珠泪。
鬓白萧疏,对江关颜悴。伊人在水。
访生处、蒹葭乡里。吹絮帘栊,装棉屏障,教人寻味。
鲤鱼风起。剪梨云遍地,远弥天际。
弹粉林峦,得王维图意。澜翻湖底。
愁鱼嚼、与红同碎。搅透秋心,催来暮境,谁能堪此。
诸天尘劫待洗。缀枝头朝露,如炫珠泪。
鬓白萧疏,对江关颜悴。伊人在水。
访生处、蒹葭乡里。吹絮帘栊,装棉屏障,教人寻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湖面波光粼粼,鲤鱼跃出水面,激起层层涟漪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鲤鱼风起”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特征,风起之时,湖面上泛起层层波纹,仿佛是大自然在轻轻诉说着什么。“剪梨云遍地,远弥天际”,云彩如同梨花般轻盈飘逸,铺满大地直至天边,营造出辽阔而宁静的意境。“弹粉林峦,得王维图意”,这里借用了王维山水画的风格,将山峦描绘得细腻而富有诗意,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澜翻湖底。愁鱼嚼、与红同碎”,诗人通过鱼儿在湖底翻腾,与红色的物体一同破碎,暗示了内心的愁绪与外界环境的交融,情感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
接下来,“搅透秋心,催来暮境,谁能堪此”,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秋日的萧瑟与岁月的流逝,内心的复杂感受。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中蕴含的生命哲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
“诸天尘劫待洗。缀枝头朝露,如炫珠泪”,诗人将自然界的露珠比作“炫珠泪”,不仅形象生动,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感慨。同时,这一句也预示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仿佛在洗涤着世间的一切尘埃与苦难。
最后,“伊人在水。访生处、蒹葭乡里。吹絮帘栊,装棉屏障,教人寻味”,诗人通过“伊人”的形象,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在芦苇丛生的地方,寻找生活的真谛,如同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一片宁静的港湾。整首诗在结尾处留有余味,让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东园落尽绿丝长,风触谁家酒瓮香。
红粉人閒教鹦鹉,碧波池暖漾鸳鸯。
新蒲长疾看齐岸,晚蝶飞高欲过墙。
记取因逢卖樵客,嘱教春暮采松篁。
昔年堂前树好时,清阴为盖临轩池。
深根不撼地维定,夜夜慈乌来哺儿。
飓风一夕捲土至,吹得堂前树憔悴。
树叶落地乌以飞,乌雏哑哑啼不去。
雏欲为乌报含食,长天茫茫海云黑。
安得扶桑千丈枝,风吹不动乌宁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