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贾韵》
《兰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贾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兰陵王

问梁益。天设金城铁壁。

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三秦听汉檄。

远恨绵绵脉脉。

频年事,虚掷桑阴,袆允诸人竟何策。彤弓误殊锡。

怅活国难医,救世须佛。平生本藉毛锥力。

对弧矢初度,满头白发,何堪兵卫叠画戟。

咄青史陈迹。酒石。羡王绩。任击缶呼天,此乐何极。

奚须太息惊前席。望天阍休待,梦如陶翼。

柳边春后,放定远,出西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兰陵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英雄事迹的怀念。

“问梁益”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探询古今兴衰之理。"天设金城铁壁"则描绘出一个坚固不拔的国防形象,通过这种强烈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接下来的“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几句,诗人借助自然景物,通过西风和雁的来临,传递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幕的情感。"还报关山旧秋色"更是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结合起来,表达了对过去的一种无奈和怀念。

“三秦听汉檄”则是说到边塞之地的人们都在倾听着来自汉朝的消息,这里“檄”字有哀鸣、悲凉之意,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的深切感受。

“远恨绵绵脉脉”一句,则是对那些遥远而又缠绵不绝的恨事做出了形容,这些恨事如同血脉一般,渗透在诗人心中,难以磨灭。

“频年事,虚掷桑阴,袆允诸人竟何策”几句,则是对近年来连绵不断的战乱和人民的苦难表示出一种无奈与忧虑。"虚掷桑阴"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哀,而“袆允诸人竟何策”则是在询问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究竟应该如何自处。

“彤弓误殊锡。怅活国难医,救世须佛”则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于和平之道的渴望。"彤弓"指的是战乱,"误殊锡"则暗示着战争的无尽循环,而“怅活国难医,救世须佛”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和平之道的向往。

“平生本藉毛锥力。对弧矢初度,满头白发,何堪兵卫叠画戟”几句,则是诗人以自身经历为镜,反映了时代的艰难和个人命运的坎坷。"平生本藉毛锥力"表明作者一向倾力于国事,而“对弧矢初度,满头白发”则描绘了一位老臣或将军面对战争的无奈与悲凉。

“咄青史陈迹。酒石。羡王绩。任击缶呼天,此乐何极”几句,则是诗人通过历史的陈迹和酒石,来表达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仰慕,以及对当下无尽战乱的不满与哀叹。

最后,“奚须太息惊前席。望天阍休待,梦如陶翼。柳边春后,放定远,出西域”几句,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追思,以及对未来和平安稳生活的向往。"奚须太息惊前席"是对过往的感慨,而“望天阍休待,梦如陶翼”则是在期待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如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一样。而“柳边春后,放定远,出西域”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战争的哀叹,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广阔的历史视野。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蔡石冈寄瓶梨·其三

不缘摘取商洛,定自传分秣陵。

笑杀山妻鄙俗,安排慢火相蒸。

(0)

湖上杂兴四首·其三

水岸风回晚更凉,菰蒲零乱拂衣裳。

扁舟莫到花深处,恐碍波心片月光。

(0)

观城歌七首·其三

江日曈曈散晓鸦,湖田漠漠隐桑麻。

中丞本是阳春脚,散得东风与万家。

(0)

送毛东塘侍御北还后怀寄八首·其四

漫谈时事共伤神,白首丹心许国身。

归觐正逢长至节,六阴行且见阳春。

(0)

俞国昌大参小松二株

郁郁青松尺许长,似看颜色有风霜。

何时却睹干霄势,六月浓阴覆草堂。

(0)

悯雨奉答白岩光禄·其二

赤日帘栊如火然,野夫怀秋病欲颠。

安得海风吹霹雳,九渊呼起蛰龙眠。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