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龙峰胜,公馀得共攀。
石门高并对,岭树翠相环。
海色苍茫外,湖光渺霭间。
此中有佳处,况是古贤关。
闻道龙峰胜,公馀得共攀。
石门高并对,岭树翠相环。
海色苍茫外,湖光渺霭间。
此中有佳处,况是古贤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公余时间与友人一同攀登龙峰的情景,通过对山石、树木、海色、湖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与和谐。首句“闻道龙峰胜”,点出龙峰之美名,引出下文对登山所见景色的描述。接着,“公馀得共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登高之乐的情趣。
“石门高并对,岭树翠相环”两句,通过“石门”和“岭树”的形象,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绿意盎然的景象。山间的石门与翠绿的树木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海色苍茫外,湖光渺霭间”则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远处的海色苍茫,近处的湖光渺渺,雾气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此中有佳处,况是古贤关”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并以“古贤关”作为结语,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有亭翼然山之阿,源头活水养鱼多。
云山四面如画图,金梭上下光相摩。
池上木深阴翳地,池下荷生香扑鼻。
携酒邀朋池上观,圉圉洋洋真得意。
咄,东海鲤,南溟鱼,自信时人莫浅窥,神灵岂是池中物。
变化成龙会有期,一朝烜赫雷声壮。
翻身直透三层浪,扬鬐鼓鬣横千丈。
急滩上水船,进寸辄退尺。
老夫敢稳坐,解衣起佐刺。
凡我同舟人,有力俱不惜。
已济各相贺,可以正枕席。
反观顺流人,如电亦如射。
艰难与快意,等是时行役。
月落东方明,云收远山碧。
翩然两白鹭,过眼已无迹。
天地正尔宽,何苦自局蹐。
脱带且腰舟,歇我履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