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全文
宋 / 陈鉴之   形式: 古风

履和惠端砚,玉质马肝色。

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

持以答佳贶,聊尔见此心。

极知不是双南金,未足报君绿绮琴。

我得履和砚,清润如履和。

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

君得刚甫砚,朴钝若刚甫。

不能轻捷随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鲁。

端砚入手喜有馀,展开古帖聊学书。

大砚知君不负渠,墨池飞出北溟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ìduānyànyànbàozhīzuǒshī
sòng / chénjiànzhī

huìduānyànzhìgān

yǒuyàncánwényuánshìxīnānlóngwěishí

chíjiākuàngliáoěrjiànxīn

zhīshìshuāngnánjīnwèibàojūn绿qín

yànqīngrùn

tiānráncuìfēizhuóqiūjiāngyìnyuèpíng

jūngāngyàndùnruògāng

néngqīngjiésuírénhòuhánchuāngshǒu

duānyànshǒuyǒuzhǎnkāitiēliáoxuéshū

yànzhījūnchífēichūběimíng

注释
履和:人名,这里代指和谐。
惠端砚:一种珍贵的砚台。
新安龙尾石:新安地区特产的优质砚石。
佳贶:美好的礼物。
绿绮琴:古代名琴,象征高雅艺术。
履和砚:再次出现,形容砚台的润泽。
粹德:纯净的美德。
秋江印月:比喻砚台的平静无暇。
刚甫砚:以人名命名的砚台,象征坚韧。
北溟鱼:比喻才华横溢的人或物。
翻译
我脚踏着和谐的惠端砚,它质地如马肝般美丽。
我有一方大砚,上面刻着蚕纹,原来是新安产的龙尾石。
我以此砚回应你的厚礼,略表心意。
我知道这不是价值连城的双南金,不足以回报你赠送的绿绮琴。
我拥有这履和砚,它清润如履和本身。
它的自然之美无需雕琢,就像秋江映月,平静无波。
你得到的刚甫砚,朴实无华如同刚甫这个人。
它不会轻易随波逐流,静静地在寒窗下坚守愚拙。
初次握起端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打开古帖开始学习书法。
我相信你不会辜负这方大砚,墨水池中仿佛跃出北海之鱼。
鉴赏

这首宋诗名为《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作者陈鉴之通过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毕履和赠送端砚的感激之情。诗人首先赞美了端砚的珍贵品质,将其比作玉质马肝色,且指出砚台纹理如卧蚕,实为新安龙尾石,显示出其非凡来历。他以大歙砚作为回赠,并表示这不足以回报朋友的深情厚意,暗示对方的琴技更为高超。

接着,诗人将自己得到的端砚比喻为履和,象征着清雅纯净,砚质未经雕琢却自然流露出美德,如同秋江映月,平静无波。而友人得到的刚甫砚则被形容为朴实无华,坚毅稳重,不随波逐流,宁愿在寒窗下默默坚守。这种对比寓言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质。

最后,诗人以砚台为媒介,表达对朋友才华的信任,相信他能善用此物,就像墨池中的鱼跃然而出,寓意他的才情将得以展现。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砚台的馈赠,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彼此才能的赞赏。

作者介绍

陈鉴之
朝代: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怀古

翠裹红遮艳粉围,春风夜夜可曾归。

十年再抚章台马,巷陌人家大半非。

(0)

和阮倅正名九仙

采□形相异为仙,识性谁知共一天。

泽物度人均是道,瑞昭千载起祥烟。

(0)

送苏田司理

秦人勇斗暴,狱讼号难理。

锱铢较罪法,阙责莫可避。

苏生决曹掾,以明缚奸吏。

我见狱户囚,出入有平气。

章章三年课,已在山公启。

六月暑湿衣,出汗若炊燹。

俸微迫朝夕,冲热事行李。

一身不能赒,送子肠腑沸。

(0)

寄子蒙授常宁令

疏率君堪爱,无心宦又高。

身思眠白屋,人勉著青袍。

号隐疑名福,贪归似姓陶。

常宁邑虽小,应合得牛刀。

(0)

和题竹轩

小轩移得清风枝,知君公退来忘机。

山禽自识主人惯,客到有时惊不飞。

(0)

过朱亥墓

枯林寒草墓丘墟,等是当年一丈夫。

地下若知应笑死,衣冠今日有屠沽。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