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ānrénguīlínshān
táng / huángrǎn

lùnxíngyuǎnjìnguīxiàngjiùyānlín
liáoluòrénjiāshǎoqīngmíngniǎodàoshēn

báiyúnchángmǎnfāngcǎozhīxīn
shānliándōnghǎixiāngchùxún

注释
行远近:不论距离远近。
旧烟林:古老的烟雾笼罩的树林。
寥落:稀疏。
人家:人家、住家。
青冥:高远的天空。
鸟道:鸟儿飞行的小径。
白云长满目:满眼都是白云。
芳草:芳草。
自知心:似乎能理解我的心情。
山色连东海:山色一直延伸到东海。
相思:思念。
翻译
不论路途多遥远,最终都要回归那古老的烟雾笼罩的树林。
稀疏的人家散布,高远的天空下鸟儿飞行的小径深深幽深。
满眼皆是白云,芳草似乎能理解我的心情。
山色一直延伸到东海,我心中的思念又该去往何处寻找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返乡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深切的情感表达。"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一句,表明不论旅途多么遥远,最终都会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这里的“旧烟林”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亲切。

接下来的"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感。"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两句"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则表达了一种深远而又无法触及的情感。"山色连东海"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而"相思何处寻"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方式来抒写自己的离愁。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于归属和相思的深切表达。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挽杨彦序

长忆君家得隽多,庭前桂树想婆娑。

岱云触石才肤寸,溟浸稽天但一波。

颇欲弛韝观纵击,可堪伏枥起悲歌。

人生泡焰都难据,惟有丰碑屹不磨。

(0)

太平宫

一马腾腾上翠微,松风瑟瑟解吹衣。

故宫乱后仍华壮,使者年来果是非。

何日身能床蕊笈,只今心自托金徽。

两林不到犹遗恨,落照衔山劝客归。

(0)

饮城楼

山外晴云数点鸦,寸心芳草共天涯。

夕阳城上游人少,十二栏干杨柳花。

(0)

送客乘骡足跛口占示同行

欲趁江头送客风,蹇骡难强逐骄骢。

漫誇历块过燕市,自笑乘船似越侬。

从此上车惭著作,肯令折臂老新丰。

钓车鱼具平生乐,得失真宜付塞翁。

(0)

仲躬示侍郎丈筒字韵咏雪次韵

溪汀渺渺跃凫翁,织浪雕云讶许同。

散漫六霙疑剪水,连娟万舞趁回风。

瞻山遐想昆邱胜,宴坐方观色界空。

绣斧谢庭联内集,刑清宁用缿为筒。

(0)

过分水岭

江南山尽处,两山如石门。

溪流湍激雪,残日雨犹存。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