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犹绕阖闾城,百战苍茫草自生。
三尺属镂忠愤尽,六千君子霸图倾。
枫低湖岸先秋冷,月出宫墙隔水明。
麋鹿相逢君莫叹,越台无限鹧鸪声。
青山犹绕阖闾城,百战苍茫草自生。
三尺属镂忠愤尽,六千君子霸图倾。
枫低湖岸先秋冷,月出宫墙隔水明。
麋鹿相逢君莫叹,越台无限鹧鸪声。
这首《姑苏怀古》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对苏州古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英雄往事的深沉感慨。
首联“青山犹绕阖闾城,百战苍茫草自生”,以青山环绕古城的景象开篇,隐含着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草自生长,既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暗喻着历史的痕迹在时间的长河中依然可见。
颔联“三尺属镂忠愤尽,六千君子霸图倾”,直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兴衰。三尺属镂,是吴王夫差的宝剑名,这里借以表达吴国的灭亡与英雄的悲愤。六千君子,指的是跟随夫差的六千勇士,他们的壮志与牺牲,最终未能挽救吴国的命运。
颈联“枫低湖岸先秋冷,月出宫墙隔水明”,通过枫叶、湖岸、月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哀伤与寂寞。枫叶低垂,预示着秋天的来临,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消逝;月光透过宫墙,照亮了水面,既是对美景的描绘,也是对过往辉煌的回忆。
尾联“麋鹿相逢君莫叹,越台无限鹧鸪声”,以麋鹿相逢为喻,劝慰人们不必为历史的变迁而感伤。越台,即越王勾践的台,这里与吴国形成对比,暗示了胜者为王的残酷现实。无限鹧鸪声,则增添了一种哀怨的气氛,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整体而言,《姑苏怀古》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筑城于今二十年,我来登之秋凛然。
山围溪抱藏万户,西南水声长潺湲。
北郊荡荡为平原,稍广可容千骑盘。
东城里许得精舍,仙岩奇巧如倒悬。
摩崖题名纪万历,新亭秀耸嵌其巅。
亭名可思思底事,戎首海城留此言。
倚栏总目何所见,惟有飞鸟投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