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永明归宜兴》
《送陈永明归宜兴》全文
明 / 徐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浩荡风光二月中,可堪归思更匆匆。

不辞古道折杨柳,应念小山团桂丛。

司马壮游千里别,元龙豪气几人同。

故园亲旧如相问,老我黄扉两鬓蓬。

(0)
鉴赏

这首明代徐溥的《送陈永明归宜兴》描绘了农历二月春光烂漫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陈永明归乡的深深离愁。"浩荡风光二月中",以广阔的春光渲染了送别的背景,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友情的深厚。

"可堪归思更匆匆",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归心似箭的感慨,以及自己面对离别的无奈与急切。"不辞古道折杨柳",引用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应念小山团桂丛",通过想象友人在宜兴家乡的小山和桂花丛中,寄寓了对友人温馨家园的祝愿,也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司马壮游千里别",借司马迁的壮志豪情,赞美陈永明的远行,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未来前程的期许。

最后两句"故园亲旧如相问,老我黄扉两鬓蓬",以自我形象作结,设想如果故乡的亲人询问,就告诉他们自己在官署中头发已斑白,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伤,以及对友人归乡后能被亲朋问候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徐溥
朝代:明

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1492)至十一年七月(1498)任当朝首辅,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卒谥文靖。著有《谦斋文录》。
猜你喜欢

一枝春.柳慵花困芳信将阑雨细风尖峭寒犹逼拈草窗韵寄

帘卷东风,逗轻寒、又酿丝丝愁雨。

芳辰暗数,误了探芳情绪。

啼莺睡醒,任消瘦、杏娇桃妩。

无奈是、庭院深深,一片湿云浓聚。阑干那回凭处。

笑无端、又惹情丝千缕。幺弦断矣,懒检绿窗琴谱。

红绡翠减,怎禁得者番春妒。

空自盼、双燕归来,替侬寄语。

(0)

阅河长歌

春风春社艳阳天,雪尽尘清遍路阡。

曾记当时泊舟处,今成沃土及膏田。

十年之前汎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

历历实情亲目睹,老转少徙益难抚。

挟男抱女至马前,皆云此河不可堵。

桑乾马邑虽发源,山中诸流数难数。

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远虑治淮黄。

数巡高下南北岸,方知浑流为民伤。

春末无水沙自涨,雨多散漫遍汪洋。

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

庙谟不惜费帑金,救民每岁受饥溺。

开河端在辨高低,堤岸远近有准则。

未终二年永定成,泥沙黄溜直南倾。

万姓方苏愁心解,从此乡村祝太平。

昔日宵旰尝萦虑,将来善后勿纷更。

(0)

孟秋凉风初至

白发详词切,劳心至语烦。

蝉鸣催木叶,月映冷泉源。

云去天疑近,露凝草益繁。

山村题旧事,唯德遍黎元。

(0)

立冬微雨雪偶成

朔风拂户牖,梅蕊报门阑。

颁历小春候,同云十日寒。

琼花连雨润,侍女怯衣单。

念彼穷檐苦,还思盘石安。

(0)

苦菜二首·其一

但得菜根俱可啖,况于苦荬亦奇逢。

初尝不解回甘味,惯醉方知醒酒功。

茹素无缘荤未断,禅宗有约障难空。

北窗入夏稀盘饾,莫厌频频饷阿侬。

(0)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七第七图

桑田雨足叶蕃滋,恰是春蚕大起时。

负筥携筐纷笑语,戴鵀飞上最高枝。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