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风光二月中,可堪归思更匆匆。
不辞古道折杨柳,应念小山团桂丛。
司马壮游千里别,元龙豪气几人同。
故园亲旧如相问,老我黄扉两鬓蓬。
浩荡风光二月中,可堪归思更匆匆。
不辞古道折杨柳,应念小山团桂丛。
司马壮游千里别,元龙豪气几人同。
故园亲旧如相问,老我黄扉两鬓蓬。
这首明代徐溥的《送陈永明归宜兴》描绘了农历二月春光烂漫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陈永明归乡的深深离愁。"浩荡风光二月中",以广阔的春光渲染了送别的背景,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友情的深厚。
"可堪归思更匆匆",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归心似箭的感慨,以及自己面对离别的无奈与急切。"不辞古道折杨柳",引用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应念小山团桂丛",通过想象友人在宜兴家乡的小山和桂花丛中,寄寓了对友人温馨家园的祝愿,也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司马壮游千里别",借司马迁的壮志豪情,赞美陈永明的远行,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未来前程的期许。
最后两句"故园亲旧如相问,老我黄扉两鬓蓬",以自我形象作结,设想如果故乡的亲人询问,就告诉他们自己在官署中头发已斑白,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伤,以及对友人归乡后能被亲朋问候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帘卷东风,逗轻寒、又酿丝丝愁雨。
芳辰暗数,误了探芳情绪。
啼莺睡醒,任消瘦、杏娇桃妩。
无奈是、庭院深深,一片湿云浓聚。阑干那回凭处。
笑无端、又惹情丝千缕。幺弦断矣,懒检绿窗琴谱。
红绡翠减,怎禁得者番春妒。
空自盼、双燕归来,替侬寄语。
春风春社艳阳天,雪尽尘清遍路阡。
曾记当时泊舟处,今成沃土及膏田。
十年之前汎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
历历实情亲目睹,老转少徙益难抚。
挟男抱女至马前,皆云此河不可堵。
桑乾马邑虽发源,山中诸流数难数。
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远虑治淮黄。
数巡高下南北岸,方知浑流为民伤。
春末无水沙自涨,雨多散漫遍汪洋。
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
庙谟不惜费帑金,救民每岁受饥溺。
开河端在辨高低,堤岸远近有准则。
未终二年永定成,泥沙黄溜直南倾。
万姓方苏愁心解,从此乡村祝太平。
昔日宵旰尝萦虑,将来善后勿纷更。
《阅河长歌》【清·玄烨】春风春社艳阳天,雪尽尘清遍路阡。曾记当时泊舟处,今成沃土及膏田。十年之前汎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历历实情亲目睹,老转少徙益难抚。挟男抱女至马前,皆云此河不可堵。桑乾马邑虽发源,山中诸流数难数。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远虑治淮黄。数巡高下南北岸,方知浑流为民伤。春末无水沙自涨,雨多散漫遍汪洋。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庙谟不惜费帑金,救民每岁受饥溺。开河端在辨高低,堤岸远近有准则。未终二年永定成,泥沙黄溜直南倾。万姓方苏愁心解,从此乡村祝太平。昔日宵旰尝萦虑,将来善后勿纷更。
https://shici.929r.com/shici/cct83sxY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