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山色半晴阴,影入空江百尺深。
紫阁倒垂星宿夜,碧天吹落凤鸾音。
烽尘正属谈兵日,云路难为出世心。
风景故园犹想像,丹梯吾肯倦登临。
芙蓉山色半晴阴,影入空江百尺深。
紫阁倒垂星宿夜,碧天吹落凤鸾音。
烽尘正属谈兵日,云路难为出世心。
风景故园犹想像,丹梯吾肯倦登临。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同邝别驾中伯蔡山人子耕幼子邦理登九成台》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与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芙蓉山色半晴阴”以芙蓉山的朦胧景色开篇,暗示了天气的微妙变化,山色在晴朗和阴霾之间转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次句“影入空江百尺深”则通过江水的倒影,进一步强化了山色的深远和宁静。
第三句“紫阁倒垂星宿夜”运用夸张手法,将山中的楼阁比喻为倒挂的星辰,营造出奇幻的夜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第四句“碧天吹落凤鸾音”借碧空中的凤鸾鸣叫,寓意高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第五句“烽尘正属谈兵日”暗指时局动荡,烽烟四起,而诗人却在这样的日子里谈论兵法,显示出其不凡的见识和坚韧的精神。然而,“云路难为出世心”又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出世隐居的渴望,与前文的超然景象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风景故园犹想像,丹梯吾肯倦登临”,诗人表达对故乡风景的怀念,以及对登高望远、不断探索的决心,即使疲倦也愿意继续攀登,体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
通涂合西南,达人戒同异。
二鱼各自鱼,是鱼岂有二。
阔处海茫茫,波涛适相戏。
笑我湖上亭,鳞鬣纷族类。
情知我非鱼,此意鱼或是。
欣然得所适,相见不相遇。
鱼行我无心,我得鱼亦遂。
藻荇披秋光,水与天妩媚。
明月贴湖心,照见鱼不寐。
我琴无杀声,螗螂勿余忌。
有子固可贺,无子谁为羞。
尧圣传世念,厉丑似己忧。
有子与无子,人事天为谋。
王家乌衣巷,叶叶追前修。
乃翁万卷书,一一手校雠。
厚恕命尔名,万金美田畴。
种德日复日,藨蓘期深秋。
字表名所出,远意孔与周。
陶公责端宣,晋人警师仇。
君家膝上郎,有如昔徐侯。
富贵二雏语,岂有卑微休。
惟兹衣褐徒,功用莫与大。
驰骋文字间,下上无不载。
卓哉昌黎公,毫端跨百代。
传纪何新奇,不泯良有赖。
先生胸次广,万窍号一噫。
学成身益穷,动辄与时背。
兴怜不肖子,磨砻去瑕颣。
辛勤三十年,所得才稊稗。
遗我虽八蹄,高义意有在。
想当避鹘拳,冈垄如历块。
束缚谅何施,拙情甘自退。
笔砚行且焚,重垂儿子戒。
方当事口腹,坐与巨觥对。
闭门拥红炉,大嚼资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