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萧萧不耐秋,羞看白发雪盈头。
蒲鞭旧业垂将绝,兔笔新词未肯休。
赖有参苓扶弱质,且凭艾叶破穷愁。
丈夫事业从天定,聊向溪头伴水鸥。
病骨萧萧不耐秋,羞看白发雪盈头。
蒲鞭旧业垂将绝,兔笔新词未肯休。
赖有参苓扶弱质,且凭艾叶破穷愁。
丈夫事业从天定,聊向溪头伴水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的《病起》。诗中描绘了诗人病愈后面对秋日萧瑟之景,内心既感伤又坚韧的情怀。
首联“病骨萧萧不耐秋,羞看白发雪盈头”,诗人以“病骨”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身体虚弱的状态,同时“不耐秋”则暗示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无奈。接着,“羞看白发雪盈头”一句,不仅写出了岁月无情,白发苍苍的外在变化,也流露出诗人对老去的自我认知和内心的羞愧与感慨。
颔联“蒲鞭旧业垂将绝,兔笔新词未肯休”,这里运用了典故,蒲鞭象征温和的教化方式,而“垂将绝”暗示了传统教育或某种文化传承可能面临断绝的危机;“兔笔”则是比喻文思敏捷,即使在困境中,诗人依然不肯放弃创作,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赖有参苓扶弱质,且凭艾叶破穷愁”,“参苓”是一种中药,常用于补益身体,此处借指依靠药物或内在力量来支撑虚弱的身体;“艾叶”则有驱寒、解忧的功效,诗人借此表达通过自我调养和精神慰藉来对抗生活的困苦。
尾联“丈夫事业从天定,聊向溪头伴水鸥”,诗人以“丈夫”自称,表明自己虽历经病痛,但仍有壮志未酬之心。他选择与溪边的水鸥为伴,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接受与释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脆弱与世事无常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