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侍宴太清楼》
《九日侍宴太清楼》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登高闻旧俗,况此奉尧觞。

鸣跸遥空下,层楼颢气傍。

御沟新过雨,苑树未经霜。

楚泽丹苞重,吴畦紫穗香。

三侯天纵妙,九节召南章。

中岂矜多艺,威将慑四方。

清时人共乐,白日坐间长。

近从叨慈渥,区区祝寿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太清楼侍宴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皇帝的尊崇与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首联“登高闻旧俗,况此奉尧觞”,开篇点题,既提到了登高望远的传统习俗,又巧妙地将之与古代圣君尧帝的酒宴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颔联“鸣跸遥空下,层楼颢气傍”描绘了皇帝驾临的壮观景象,通过“鸣跸”(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声)和“颢气”(天空中的祥瑞之气),形象地表现了皇帝的威严与尊贵。

颈联“御沟新过雨,苑树未经霜”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御沟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更加清新,苑树还未遭受霜冻,依然生机勃勃,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尾联“楚泽丹苞重,吴畦紫穗香”进一步扩展了自然景观的描述,楚地的红花重叠,吴地的紫色麦穗飘香,色彩鲜明,香气扑鼻,象征着各地丰收的景象和国家的富足。

接下来,“三侯天纵妙,九节召南章”赞美了皇帝的才能与德行,将他比作天纵之才,同时引用召南章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英明与治国之能。

“中岂矜多艺,威将慑四方”表达了对皇帝多才多艺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其强大的威望能够震慑四方,维护国家的安定。

“清时人共乐,白日坐间长”描绘了在太平盛世中,人们共享欢乐的场景,白日似乎因欢庆而延长,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

最后,“近从叨慈渥,区区祝寿昌”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君主的尊敬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侍宴的盛大场面,更蕴含了对国家繁荣、君主英明以及人民幸福的深切祝愿,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泊广陵偶成·其一

隋堤柳岸旧飞花,零落霜风莫怨嗟。

二十四桥寒月夜,清辉犹映玉钩斜。

(0)

答杨承之上巳诗

已过清明修褉天,桃花欲尽杏花颠。

一声黄鸟催春色,满地红苔落雨溅。

(0)

四月一日二首·其二

落尽黄梅四月天,空枝一鸟语春还。

早知梅熟春同去,怨却花时信早传。

(0)

所见四首·其三

晚山相对碧,残照网秋风。

秋色如烟缈,风林一望中。

(0)

庚辰元日溯流剑江

元日光烟湿翠微,意中春在百峰飞。

江流就我舒新色,剑气冲牛发旧辉。

泽鸟连群喧水际,梅花疏影静柴扉。

阳和此岁知多少,独向东风问瘦肥。

(0)

杨乐庵建慈云寺既成见招得胎字二首·其二

自从千载韩山后,又见三车象力开。

便道人缘终就劫,乍疑佛教顿更胎。

毒龙观法新无碍,溪鳄知文久却回。

始信当年焚骨者,空言亦许大颠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