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气掩晴霓,苍然到远堤。
云飞迷旧壑,花落葬新泥。
错莫倚虚幌,沈吟闻暮鸡。
莫教禾黍尽,野老重含凄。
雨气掩晴霓,苍然到远堤。
云飞迷旧壑,花落葬新泥。
错莫倚虚幌,沈吟闻暮鸡。
莫教禾黍尽,野老重含凄。
这首清代诗人高淑曾的《又雨》描绘了一幅雨后景色,展现出淡淡的哀愁。首句“雨气掩晴霓”形象地写出了雨滴轻柔地覆盖了晴朗的虹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苍然到远堤”描绘了雨线延伸至远方的堤岸,给人以辽阔而苍茫之感。
颔联“云飞迷旧壑,花落葬新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景象,云雾缭绕,昔日的山谷变得模糊不清,花瓣凋零,落入湿润的泥土中,寓示着生命的消逝与变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错莫倚虚幌,沈吟闻暮鸡”转向内心世界,诗人独自倚靠在窗帷下,沉思之中听到傍晚的鸡鸣,暗示着一天将尽,引发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尾句“莫教禾黍尽,野老重含凄”直抒胸臆,诗人担忧雨水过多可能带来的农作物损失,进而担忧农民的生活,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年迈农人的同情与悲悯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清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