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寒光好,高斋夜已扃。
影难穿密纸,光稍泛疏棂。
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
沈吟忆丹桂,更欲步中庭。
素月寒光好,高斋夜已扃。
影难穿密纸,光稍泛疏棂。
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
沈吟忆丹桂,更欲步中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里,一个人独自在高楼上对着明亮的月光沉思的情景。"素月寒光好,高斋夜已扃",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影难穿密纸,光稍泛疏棂”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透过窗棂投射在纸上的情态,从中可以感受到夜深人静时刻的宁静与孤独。
而后面的“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则是诗人将这种宁静的氛围引入自己的读书写字之中,月光如同清泉般浸润在他的书案和研墨盆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沈吟忆丹桂,更欲步中庭”,诗人的心思开始飘远,他沉醉于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之中,想要再次走进那个充满了桂花香气的庭院,那里或许有着他所珍视的情感和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与夜色、静谧氛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思索与向往。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抒发。
丈夫贵成名,人子重养志。
志养非鼎食,名成要身致。
世上万男儿,二者少称遂。
乐哉张公子,此事有馀地。
昔我游武林,始与张君值。
津津紫芝眉,落落青云器。
骅骝步康衢,雕鹗腾秋翅。
一官天南州,艰难已尝试。
悠然望白云,归来为隐吏。
轩裳非吾心,菽水重亲意。
筑堂九畹边,远取南陔义。
膳羞务馨洁,晨夕必躬视。
老人嗜国香,幽怀时一寄。
春风敷柔丝,色与恩袍类。
不效荆楚俗,纫之为佩璲。
不学会稽亭,徒然脩禊事。
愿言倚玉树,同作庭阶瑞。
他年粉署握,永伴莱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