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生甫诞维崧,阖邑趋尘拜下风。
案牍判馀神最暇,金银气识眼能空。
琴鸣善治饶供职,馆辟翘才亦养蒙。
为计行旌初至日,欢声一一已呼嵩。
何年生甫诞维崧,阖邑趋尘拜下风。
案牍判馀神最暇,金银气识眼能空。
琴鸣善治饶供职,馆辟翘才亦养蒙。
为计行旌初至日,欢声一一已呼嵩。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甫诞维崧的长者在地方上的崇高威望与深远影响。首句“何年生甫诞维崧”以疑问开篇,引出人物的出生与名字,随后“阖邑趋尘拜下风”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当地民众对他的尊敬与崇拜,如同面对风一般谦卑。
接着,“案牍判馀神最暇,金银气识眼能空”两句,通过描述长者处理公文之余的闲适状态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超脱态度,展现其人格魅力与精神境界的高度。而“琴鸣善治饶供职,馆辟翘才亦养蒙”则进一步揭示了长者的多才多艺与对人才的培养,琴声悠扬,不仅治理有方,还广纳贤才,教育后生。
最后,“为计行旌初至日,欢声一一已呼嵩”两句,以庆祝长者寿辰的场景收尾,表达了民众对长者的爱戴与敬仰之情,寿宴上欢声雷动,如同呼唤高山,寓意长者德高望重,深受爱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了一位德才兼备、深受民众爱戴的地方长者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尊老敬贤的文化风貌。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悄焉独立思畴昔,忽尔伤心泪旋滴。
常时游涉事文华,今日羁缧困戎敌。
知音好识竟何在,黯然已矣山河隔。
吊影惭魂嗟一身,夕往朝来绝三益。
非论邂逅离朋友,抑亦沦济彫羽翮。
自怜销瘦衣渐宽,谁念恓惶心转窄。
近来殊俗盈衢路,尚见蒿莱遍街陌。
屋宇摧残无个存,犹是唐家旧踪迹。
城边谷口色苍茫,木落霜飞风淅沥。
凌晨煞气半天红,薄暮寒云满山白。
羁绁时深情愤怒,漂泊乡遥心感激。
不忧懦节向戎夷,只恨更长愁寂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