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高坡巷,翛然绝市尘。
汲泉苏菜甲,编竹拥花身。
歌彻江南弄,杯空白下春。
高风镜川老,不是草玄人。
咫尺高坡巷,翛然绝市尘。
汲泉苏菜甲,编竹拥花身。
歌彻江南弄,杯空白下春。
高风镜川老,不是草玄人。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三月廿六日饮镜川杨学士后乐园亭(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诗人身处城市近郊的一处小巷,周围环境清幽,远离尘嚣,"咫尺高坡巷,翛然绝市尘",寥寥数语便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汲泉苏菜甲,编竹拥花身",诗人描述了园亭中的景象,泉水清澈,浇灌着生机盎然的苏菜,而编竹围绕的花丛更显其自然之美。这句诗富有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园艺之美的欣赏。
"歌彻江南弄,杯空白下春",宴饮之中,歌声悠扬,如同江南的乐曲回荡,酒杯中倒映着春光,一片欢愉与生机。这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春日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高风镜川老,不是草玄人",以"高风"赞美杨学士的高尚品格,"镜川老"可能指的是杨学士,"草玄人"则借指隐逸之人,诗人借此表达对杨学士淡泊名利、追求高雅生活的敬佩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田园般的后乐园亭中品茗、赏花、饮酒、歌唱的闲适生活,以及对主人高尚人格的赞美。
楼前凝望。见水满一溪,云满千嶂。
将晚欲行无绪,欲眠无况。
岩花涧草春无极,倚东风、忽然惆怅。
淡烟飞过,幽禽叫断,远钟嘹亮。为底事、沈吟一晌。
念只影飘浮,寸心虚旷。无限游丝落絮,此怀难状。
江湖淮海行将遍,觉诗肠、酒胆超畅。
一丘一壑归来,念我旧家天上。
轻财好事余文叔,磊落襟期端不俗。
外方避地客来多,我亦从君借书屋。
屋前曲径绕沦漪,池上高楼新结束。
一条碧涧贯虹飞,几片青霞排闼宿。
四时自换景自留,是中云月无春秋。
家家见山长在眼,处处有山堪起楼。
不如此楼能著我,磨墨题诗楼上头。
主人之贤乐复乐,青山曾见此客不。
早总淮西饷,晚为刑部郎。
艰危身九陨,漂泊泪千行。
天地孤忠在,山河遗恨长。
寡妻随季女,犹得在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