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三年游赤县,每望西山情恋恋。
故人潘阆忽我过,为说西山景堪羡。
玉泉瀵出山之根,晴雷喧空山若颤。
涧流绕我读书庄,落花游鯈相回旋。
傍涧腴田百亩馀,春蔬秋果栽应遍。
推窗正视诸佛卢,紫翠丛中金碧绚。
先生有意此移居,可以藏修可游衍。
轩冕红尘飞不来,静玩天人穷圣宪。
我闻此语喜无极,便得载书酬夙愿。
高弁长裾三四徒,助我蒐罗亲笔研。
试将越砥砺铅刀,漫把吴丝添袜线。
故写幽怀入草图,买山无资先立券。
图中三子知为谁,我欲挽之为保见。
粉署王郎赞一言,他日来游共清燕。
张子三年游赤县,每望西山情恋恋。
故人潘阆忽我过,为说西山景堪羡。
玉泉瀵出山之根,晴雷喧空山若颤。
涧流绕我读书庄,落花游鯈相回旋。
傍涧腴田百亩馀,春蔬秋果栽应遍。
推窗正视诸佛卢,紫翠丛中金碧绚。
先生有意此移居,可以藏修可游衍。
轩冕红尘飞不来,静玩天人穷圣宪。
我闻此语喜无极,便得载书酬夙愿。
高弁长裾三四徒,助我蒐罗亲笔研。
试将越砥砺铅刀,漫把吴丝添袜线。
故写幽怀入草图,买山无资先立券。
图中三子知为谁,我欲挽之为保见。
粉署王郎赞一言,他日来游共清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题画》,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诗中首先描述了张子(即诗人自己)三年间游历赤县(泛指中国),每当眺望西山时,心中便充满了眷恋之情。接着,诗人提到好友潘阆来访,潘阆向他描述了西山的美景,其中玉泉从山根涌出,晴空中的雷声仿佛让山体震颤,溪流环绕着读书的庄院,落花与游鱼在水中相互嬉戏。山脚下的肥沃田地,四季皆有蔬果种植。诗人想象自己能在此定居,既能修身养性,又能尽情游玩。山林间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让他远离尘嚣,沉浸在与天地共通的圣贤之道中。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画的喜爱,决定将其收入自己的草图集,并希望未来能亲自前往画中所描绘的地方,与友人一同享受清雅的生活。诗中还提到了友人王郎的赞赏之言,预示着未来有机会再次相聚于此,共享清燕之乐。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