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乡守张秘阁·其一》
《寿乡守张秘阁·其一》全文
宋 / 方大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气高寒公始生,禀姿多得圣之清。

官箴未许冰为洁,心事真堪月比明。

久合紫囊还再世,却令皂盖历三城。

凭谁尽纪前张政,只听村谣里唱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大琮的作品,名为《寿乡守张秘阁(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秋意和对主人公品德高尚的赞美。

"秋气高寒公始生,禀姿多得圣之清。"

这里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已经转凉,而主人公张秘阁如同初生的生命,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禀姿"指的是受赐的美好品质,"多得圣之清"则是赞扬他的高洁品行,如同圣贤一般。

"官箴未许冰为洁,心事真堪月比明。"

诗人通过对比官箴(古代用来约束官吏行为的规章制度)与冰的洁净,以及将主人公的心事比作月亮的明朗,进一步表达了张秘阁品行的纯洁无瑕。

"久合紫囊还再世,却令皂盖历三城。"

"久合紫囊"可能指的是长时间内心的积蓄和藏之于深处的宝贵物品,而"还再世"则有重新呈现或重生的意味。"却令皂盖历三城"中,"皂盖"通常指的是普通百姓的房屋,这里可能是比喻用法,表示张秘阁虽然位高权重,但仍然关心民间疾苦,如同他的德行遍布每一个角落。

"凭谁尽纪前张政,只听村谣里唱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的怀疑,认为真正的评价应来自民间,而不仅仅是官方记录。"只听村谣里唱声"则强调了民间口碑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张秘阁品德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官方历史记载持有的一种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方大琮
朝代:宋

方大琮(1183-1247),字德润,号铁庵,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历任南剑州学教授、江西转运司参议官,将乐、永福知县,太府寺丞、右正言、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权直舍人院、建宁知府、福建路转运判官。官终广东经略使,卒谥忠惠。
猜你喜欢

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其八

江天尽作荔支围,黑叶千村映翠微。

烽火亦教榕树似,珊瑚不道木棉非。

门临古渡多渔户,坐倚阴厓有钓矶。

西浦邅回难即到,乡心休逐片帆飞。

(0)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一

庙枕皇冈古色春,冕旒遗影细生尘。

娥英变化元天女,鹿豕依稀是野人。

仙饭一丛香草掇,御床三尺玉琴陈。

阶前拜手敷辞罢,泪洒幽篁似楚臣。

(0)

送甘楗斋返豫章

嗟君一别钓鱼矶,江左飘零道欲非。

有计且须还栗里,无名何必学蒲衣。

鹰风塞上惊初起,蝉露林间幸未晞。

令子声音清老凤,芙蓉九叠拂云飞。

(0)

舜庙

虞帝时巡北岳还,翠华南驻雁门山。

千秋玉殿临边起,万里龙髯出塞攀。

雪尽滹沱穿大卤,云生句注失寒关。

竹书多少龙鱼恨,空有皇英惨玉颜。

(0)

元孝六十又一生日赋以为寿·其三

汉代羽林子,孤儿今几何。

瓶侯孙氏少,剑客李家多。

寇雉衔霜去,边雕蔽日过。

文渊雄顾盻,明岁未蹉跎。

(0)

奉答萧山周子见怀之作·其一

萧然山下树,多是白杨梅。

复有紫莼好,湘湖叶叶开。

水边玄度宅,花外越王台。

几夕钱清月,流君秋思来。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