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恒苦春雨多,冀北恒苦春雨少。
苦少常年我惯经,苦多今来始略晓。
江南冀北皆赤子,目击耳闻究殊道。
麦将欲秀菜绽花,春雨正佳未致潦。
苦多即目已纾怀,苦少驰望燕云表。
置邮喜复接佳音,一犁普遍今春早。
顷刻兼消两地愁,况复溟濛烟景好。
江南恒苦春雨多,冀北恒苦春雨少。
苦少常年我惯经,苦多今来始略晓。
江南冀北皆赤子,目击耳闻究殊道。
麦将欲秀菜绽花,春雨正佳未致潦。
苦多即目已纾怀,苦少驰望燕云表。
置邮喜复接佳音,一犁普遍今春早。
顷刻兼消两地愁,况复溟濛烟景好。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闻京师得雨志喜》。诗中描绘了江南与冀北地区对春雨的不同感受,以及诗人得知京城降雨后的喜悦之情。
首句“江南恒苦春雨多,冀北恒苦春雨少”点明了江南与冀北地区对春雨的不同态度。江南因春雨过多而感到苦恼,而冀北则因春雨过少而感到困扰。接着,“苦少常年我惯经,苦多今来始略晓”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情况的亲身经历和理解。
“江南冀北皆赤子,目击耳闻究殊道”一句,诗人以“赤子”比喻江南和冀北的人民,强调了他们面对春雨时的不同境遇。接下来,“麦将欲秀菜绽花,春雨正佳未致潦”描绘了春雨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既不太多也不太少,恰到好处。
“苦多即目已纾怀,苦少驰望燕云表”表现了诗人得知京城降雨后的心情变化,从对春雨过多或过少的担忧转为内心的释然和期待。最后,“置邮喜复接佳音,一犁普遍今春早。顷刻兼消两地愁,况复溟濛烟景好”表达了诗人得知京城降雨后的喜悦,以及这种喜悦如何迅速地消除了江南与冀北两地的忧虑,同时描绘了烟雨朦胧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江南与冀北对春雨的不同感受,以及诗人得知京城降雨后的喜悦心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