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公喜公去,爱国喜公住。
公去不可留,一节江东路。
停杯与公别,琐琐不足疏。
金陵古都会,形势天所付。
江淮有前蔽,荆楚无后顾。
矫首对山河,亦足发外惧。
钱唐六十年,帖帖泰山措。
繁华视旧都,无复郇瑕虑。
郇瑕仅忧贫,虽贫犹未斁。
安得小范老,前席借一箸。
重画汴洛谋,起此宴安痼。
金粟互输送,甲兵更守戍。
去来徜习惯,缓急乃暇豫。
耳闻不如见,公见况超悟。
愿公细平章,心期一言寤。
从此日暮云,不外锦囊句。
爱公喜公去,爱国喜公住。
公去不可留,一节江东路。
停杯与公别,琐琐不足疏。
金陵古都会,形势天所付。
江淮有前蔽,荆楚无后顾。
矫首对山河,亦足发外惧。
钱唐六十年,帖帖泰山措。
繁华视旧都,无复郇瑕虑。
郇瑕仅忧贫,虽贫犹未斁。
安得小范老,前席借一箸。
重画汴洛谋,起此宴安痼。
金粟互输送,甲兵更守戍。
去来徜习惯,缓急乃暇豫。
耳闻不如见,公见况超悟。
愿公细平章,心期一言寤。
从此日暮云,不外锦囊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为送别友人杨诚斋前往江东漕运任职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杨诚斋离去和留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有对国家形势的忧虑。诗人认为杨诚斋的才智足以应对江东的政务,金陵作为古都会,地理位置优越,但也需防备前后威胁。他希望杨诚斋能像范仲淹一样,关注民生疾苦,防止国家沉迷于安逸。彭龟年鼓励杨诚斋仔细权衡利弊,以智慧解决问题,并期待他的见解能启发众人。最后,诗人祝愿杨诚斋在江东的工作顺利,期待他的智慧能如锦囊妙计般解决难题。整首诗情感真挚,寄寓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国家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