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救焚如,喜极忘美睡。
徘徊湿阶上,俯仰回物态。
惨惨就枯叶,已分死憔悴。
感兹一溉恩,翻冱经天泪。
好雨救焚如,喜极忘美睡。
徘徊湿阶上,俯仰回物态。
惨惨就枯叶,已分死憔悴。
感兹一溉恩,翻冱经天泪。
这首诗描绘了雨水在干旱与酷热之后带来的喜悦与重生之感。诗人以“好雨救焚如”开篇,形象地表达了雨水如同救星般降临于久旱之地,解救了干涸的土地和渴望的生命。接着,“喜极忘美睡”,表现了人们在雨水到来时的欢欣之情,甚至忘记了享受安眠的快乐,足见其喜悦之深。
“徘徊湿阶上,俯仰回物态”,诗人细致描绘了雨水在地面上的痕迹,以及它如何改变着周围的一切景象,使万物焕发生机。雨水似乎在与大地进行着无声的交流,滋润着每一寸土地,让一切生命得以复苏。
“惨惨就枯叶,已分死憔悴”,通过对比枯萎的叶子,强调了雨水对于生命的拯救作用,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得到了滋养,从死亡的边缘被拉回,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最后,“感兹一溉恩,翻冱经天泪”,诗人表达了对这场及时雨的感激之情,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场泪水,洗净了尘埃,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及其对人类情感的深刻影响,充满了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和谐共生的赞美。
五马登城堞,平分载酒船。
无家寒食客,小雨惜花天。
循抚恩何厚,飘零命最邅。
閒愁不用遣,一醉暂成仙。
立屋聚群经,执经授诸儿。
趋善务深畜,言行蹈前规。
譬欲种嘉禾,春膏力锄犁。
一朝秀而实,刈熟当如坻。
遂为道德饱,用济斯民饥。
庭木岂不美,凉阴奉遨嬉。
池水岂不深,濯热临清漪。
作止既可乐,左右皆宜之。
瑶琴谁为弹,倚声奏吾诗。
嗟我老已疲,挂冠归旧庐。
素乏二顷田,无可把犁锄。
穷年小山下,独伴千卷书。
作止随古人,襟怀稍欣如。
又无樽中酒,能延故人车。
感君数相过,气豁眉宇疏。
天马出月窟,回薄万里馀。
其才无不宜,禄仕犹拘拘。
忽闻明廷诏,一节驰轻舆。
往必陟台省,公言壮皇图。
潜心救世弊,肯意为身谟。
法密吏愈偷,食众财益虚。
末大本渐弱,岂在专防胡。
指瑕一二人,此事尤可吁。
细碎何足论,纲举网不踰。
譬彼脉已病,其身尚膏腴。
要当速内究,珍丸应时须。
良医望数公,润泽回焦枯。
愿如范文正,挺持真丈夫。
老死见太平,委弃甘路衢。
《送胡与几被召赴阙》【宋·郭祥正】嗟我老已疲,挂冠归旧庐。素乏二顷田,无可把犁锄。穷年小山下,独伴千卷书。作止随古人,襟怀稍欣如。又无樽中酒,能延故人车。感君数相过,气豁眉宇疏。天马出月窟,回薄万里馀。其才无不宜,禄仕犹拘拘。忽闻明廷诏,一节驰轻舆。往必陟台省,公言壮皇图。潜心救世弊,肯意为身谟。法密吏愈偷,食众财益虚。末大本渐弱,岂在专防胡。指瑕一二人,此事尤可吁。细碎何足论,纲举网不踰。譬彼脉已病,其身尚膏腴。要当速内究,珍丸应时须。良医望数公,润泽回焦枯。愿如范文正,挺持真丈夫。老死见太平,委弃甘路衢。
https://shici.929r.com/shici/tiIUle1Ig.html
跨空起高阁,北望敬亭山。
白云无根蒂,舒卷随风还。
或堕溪水上,却萦松石间。
就之既明灭,了然不可攀。
谢公赛雨诗,千秋泻潺潺。
李白弄月处,寒光湛清湾。
神交自冥合,彷佛眉睫间。
使我恋此境,每来终日閒。
如何一挥手,失势落尘寰。
功业复未就,但惊须鬓斑。
沧浪不可濯,执热长汗颜。
缅怀大道师,焚香坐玄关。
悲心度群苦,振锡鸣金镮。
行当禀慈诲,惠照开昏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