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苦雨赵知微登天柱峰赏月图》
《中秋苦雨赵知微登天柱峰赏月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人爱中秋月色同,忽惊凉雨翳昏钟。

如何只隔一重膜,不见仙家天柱峰。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中秋苦雨赵知微登天柱峰赏月图》。诗中描绘了中秋时节,秋雨绵绵,遮蔽了钟声与月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间情感的深刻感悟。

首句“人爱中秋月色同”,点明了中秋佳节,人们都喜爱那满月的美景,月色如一,普照大地,象征着团圆与和谐。然而,接下来的“忽惊凉雨翳昏钟”一句,笔锋一转,描述了突如其来的秋雨,使得钟声被雨声掩盖,月色也被云雾遮挡,营造出一种阴郁与失落的氛围。

“如何只隔一重膜,不见仙家天柱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与遗憾的情绪。诗人似乎在说,只隔着一层薄纱,却无法见到传说中的天柱峰,这里不仅指自然景观的阻隔,也暗喻了心灵层面的隔阂与追求的不可得。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深沉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穆陵关夜雨

暝色来远谷,清风动华烛。

山楼雨声寒,罗帷人独宿。

(0)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其二

天时人事只相催,怀抱何时独好开。

气酣日落西风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亦知穷愁安在哉,生前相遇且衔杯。

江上人家桃树枝,千朵万朵压枝低。

风妒红花却倒吹。

人生几何春已夏,应须旨酒送生涯。

(0)

酬张子俊中书惠画

不尽平生山水兴,劳君健笔写清幽。

流云欲送千峰雨,飞瀑深涵五月秋。

玉笋匡庐浑在目,天台秦望亦忘忧。

白头经济曾何补,只好投簪约共游。

(0)

送王泸渊改训导上杭

寥落新安邑,横经已十年。

朝盘餐有粟,夜榻坐无毡。

济济来衿佩,洋洋听诵弦。

学规兼体用,祀礼备精虔。

东鲁文衡撤,南闽教铎迁。

肯辞行道远,自喜过家便。

天霁云横岳,潮平雨溢川。

别离将万里,书问若为传。

(0)

早发

行营侵曙发,风露不胜清。

海色微茫动,林霏杳霭生。

六军严虎卫,万骑翼霓旌。

七九流年外,含毫扈远征。

(0)

挽卢侍郎·其二

无复相逢处,相思每独哀。

真成雕鹗奋,忽殒栋梁材。

草露晞还落,河流去或回。

空馀一片月,夜夜照中台。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