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怀慷慨,高义贯长虹。
甘心报国雠,挟矢忘厥躬。
远望边尘起,万里扬悲风。
拔剑出门去,驱驰远从戎。
昔为千人英,今为万夫雄。
单于来接战,杀气冲苍穹。
黄尘不可见,白日忽以蒙。
一战雁塞清,再战龙庭空。
归来报天子,献捷甘泉宫。
壮士怀慷慨,高义贯长虹。
甘心报国雠,挟矢忘厥躬。
远望边尘起,万里扬悲风。
拔剑出门去,驱驰远从戎。
昔为千人英,今为万夫雄。
单于来接战,杀气冲苍穹。
黄尘不可见,白日忽以蒙。
一战雁塞清,再战龙庭空。
归来报天子,献捷甘泉宫。
这首《出塞曲》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通过对壮士出征边疆、英勇杀敌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将士们为国捐躯、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首句“壮士怀慷慨,高义贯长虹”,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渲染出壮士的英雄气概,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同穿透云霄的长虹,令人敬仰。接着“甘心报国雠,挟矢忘厥躬”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壮士为了国家的仇恨,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展现出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远望边尘起,万里扬悲风”描绘了壮士出征时的场景,边疆的烽烟和悲凉的风声,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壮的氛围。接下来“拔剑出门去,驱驰远从戎”则直接描述壮士手持宝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战场,展现了他们的勇敢与决心。
“昔为千人英,今为万夫雄”通过对比,赞美壮士从前的英勇表现以及现在成为万人之上的英雄,突出了他们成长与蜕变的过程。紧接着“单于来接战,杀气冲苍穹”描绘了与敌军交锋的激烈场面,壮士们的勇气与战斗力如同冲破天际的杀气,震撼人心。
“黄尘不可见,白日忽以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侧面烘托出战争的残酷与激烈,黄尘蔽日,白日昏暗,暗示了战斗的艰苦与惨烈。最后“一战雁塞清,再战龙庭空”两句,以胜利的结果收尾,雁塞与龙庭作为古代边防要地,其被清空意味着壮士们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归来报天子,献捷甘泉宫”则表达了壮士凯旋归来的场景,他们将胜利的消息报告给天子,并在甘泉宫献上捷报,完成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壮士们为国捐躯、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他们在保家卫国过程中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