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十载老仙翁,手拄枯藤剡水东。
玉笛数声秋月白,锦文万叠晓霞红。
云随杖屦无心出,海绕蓬壶有路通。
山岳明朝何处客,好随诗句寄飞鸿。
江湖十载老仙翁,手拄枯藤剡水东。
玉笛数声秋月白,锦文万叠晓霞红。
云随杖屦无心出,海绕蓬壶有路通。
山岳明朝何处客,好随诗句寄飞鸿。
这首元代卢琦的《赠云峰道人》描绘了一位在江湖中漂泊了十年的老仙翁形象。他手持枯藤,行走在剡水之东,显得孤独而超然。夜晚,月色皎洁,他吹奏玉笛,笛声悠扬,与秋夜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拂晓时分,万叠锦文般的霞光映照山川,增添了诗意的色彩。
道人云游无心,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杖履所至,白云相随,蓬壶仙境似乎也与他所处之地相通。诗人想象明日山岳间,这位道人又将何去何从,只能期待他将心中的诗句寄托于飞鸿,传递给远方的朋友或知己。
整首诗通过写景和叙事,展现了道人的隐逸生活和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以及对友情的寄托,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一舸泛漭沆,风涛正掀舞。
驾空赫鱼龙,沈浮未知所。
同舟一性命,俱父父母母。
倚门望儿归,天亦谅辛苦。
胡为托笑言,射影学溪弩。
御风来、翠乡深处,连天云锦平远。
卧游已动蓬舟兴,那在芙蓉城畔。巾懒岸。
任压顶嵯峨,满鬓丝零乱。飞吟水殿。
载十丈青青,随波弄粉,菰雨泪如霰。
斜阳外,也有新妆半面。无言应对花怨。
西湖千顷腥尘暗。更忆鉴湖一片。何日见。
试折藕占丝,丝与肠俱断。遐征渐倦。
当颍尾湖头,绿波彩笔,相伴老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