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五经眼,兹行尤可观。
初冬天气佳,雁归山未寒。
有日照幽谷,无云翳层峦。
入境见祥云,振衣登马鞍。
瀑水飞玉龙,羽旗导翔鸾。
石柱屹天外,卓笔书云端。
灵峰观石室,杖屦穿巑岏。
山禽知我来,好音若相欢。
群峰列春笋,丹青状尤难。
行色愧匆匆,更约它时看。
雁山五经眼,兹行尤可观。
初冬天气佳,雁归山未寒。
有日照幽谷,无云翳层峦。
入境见祥云,振衣登马鞍。
瀑水飞玉龙,羽旗导翔鸾。
石柱屹天外,卓笔书云端。
灵峰观石室,杖屦穿巑岏。
山禽知我来,好音若相欢。
群峰列春笋,丹青状尤难。
行色愧匆匆,更约它时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十朋在冬季游览雁山的壮丽景象。雁山五经眼,作为此行的亮点,让人心生向往。初冬时节,天气宜人,大雁南归,山间未感寒冷,阳光洒落幽谷,云雾不遮层峦,景色如画。
诗人步入山中,祥云环绕,振衣而行,仿佛登上了马鞍。瀑布如玉龙般飞泻,羽旗引领着翔鸾飞翔,石柱矗立于天际,卓笔书写云端。灵峰之下,石室隐现,杖屦穿行于险峻之处。山中的鸟儿似乎感知到诗人的到来,以悦耳的歌声相迎。
群峰排列,如同春笋般挺拔,色彩斑斓,难以用笔墨完全描绘。诗人感叹行色匆匆,但已约定再次游览,以期更深入地欣赏雁山的美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雁山的壮美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客心寡欢偶,恻恻惟自知。
登楼望明河,月色澄肤肌。
凉衾烂水色,独宿情不怡。
抚弦再三弄,求凰声郁伊。
此曲倘绝和,誓志安能移?
夙闻西家女,重闼深孤栖。
娟妙少俦匹,掺手工杼机。
天吴簇古锦,不织鸳鸯飞。
愿言致区区,毋令长相思。
东院宴豪客,门外多华鞍。
西邻蒙帕女,独汲古井寒。
井上梧桐枝,绿峻无巢鸾。
远吸西山晖,下射芙蓉阑。
芙蓉犹未华,勺药迟将残。
密幕龙烟薰,不熨罗袖单。
艳情宜眷春,独居今知难。
且撷海岳云,溽此湘皋兰。
弱年惯閒惰,每以书为仇。
遂使枵腹人,常匿声名羞。
木叶复将下,已非前岁秋。
岂真吾发华,在镜青常留。
飘风不自警,去水同悠悠。
与为伏井龙,宁为耕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