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卿挟匕首,身死膏秦庭。
子房奋狙击,千载扬高名。
功成绩乃著,身败名俱倾。
伉侠岂殊调,惜哉谁谅情。
易水风萧萧,至今流不平。
荆卿挟匕首,身死膏秦庭。
子房奋狙击,千载扬高名。
功成绩乃著,身败名俱倾。
伉侠岂殊调,惜哉谁谅情。
易水风萧萧,至今流不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荆轲和张良的描绘,展现了对英雄行为与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荆卿挟匕首,身死膏秦庭”描绘了荆轲刺秦王的壮烈场景,表现了荆轲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接着,“子房奋狙击,千载扬高名”赞扬了张良在暗中策动的智慧与勇气,使其名声流传千古。通过对比“功成绩乃著,身败名俱倾”,诗人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指出英雄虽有卓越功绩,但往往因个人悲剧而使名声受损。最后,“伉侠岂殊调,惜哉谁谅情”表达了对英雄情感的理解与同情,认为英雄的豪情与侠义并非与众不同,只是世人难以理解其深沉的情感。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喻今,探讨了英雄主义与人性的复杂关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