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四》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四》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赞

华林扰虎,手举数珠。驯彼郁屈,亦用兹乎。

巨颡脩鳞,能怖童子。慈眼视之,毒心自弭。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龙眠居士所画十六大阿罗汉之一的赞颂。诗中描绘了阿罗汉的形象与精神特质,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阿罗汉的慈悲与力量。

“华林扰虎,手举数珠”,开篇以“华林”象征佛国净土,而“扰虎”则暗示了阿罗汉面对世间苦难时的勇猛与智慧。手持“数珠”不仅代表了修行的工具,也寓意着阿罗汉对佛法的精研与实践。

“驯彼郁屈,亦用兹乎”,“郁屈”在这里指代内心的烦恼与束缚,阿罗汉通过佛法的教诲,能够引导众生驯服这些烦恼,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解脱。

“巨颡脩鳞,能怖童子”,“巨颡脩鳞”描绘了阿罗汉威严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具有震慑邪恶的力量,如同守护者的形象,保护着无辜者免受伤害。

“慈眼视之,毒心自弭”,最后两句强调了阿罗汉慈悲为怀的品质。他以慈爱的目光看待众生,这种慈悲之心能够化解内心的恶意与仇恨,促进和谐与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阿罗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智慧与慈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世间和平与解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六寿制帅吴退庵

运在东南,千古金陵,帝王旧州。

看地雄江左,蟠龙踞虎,事专阃外,缓带轻裘。

惟断乃成,非贤罔任,真是富韩文范俦。

难兄弟,久齐名天壤,谁劣谁优。冕旒。似欲兼收。

命四辈传宣难借留。

记适遵昆季,迭行沙路,育充伯仲,并在金瓯。

或后或先,相推相逊,等是延陵德泽流。

称觞了,便促装西上,同奉宸游。

(0)

浯溪磨崖

元颂颜书山谷诗,还镌我宋中兴碑。

慇勤三读重回首,万□□□江渺瀰。

(0)

西隐寺

彷佛儿时住此间,重来不记旧山川。

却因坐久僧相问,细数如今二十年。

(0)

危全枫祠

香火颓然寄梵宫,精英不与众禅同。

临川千古人心在,犹说当年保障功。

(0)

游华子冈红泉碧涧

去城才半驿,深谷自逶迤。

藤络崩崖石,松垂倒地枝。

寒山缩毛发,碧涧照须眉。

霜气全消歇,空存太傅祠。

(0)

南烛草木

驻采还年枉费功,羞将老色照青铜。

仙方石䭀无消息,南烛垂珠颗颗红。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