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汤阴寒食遇雨》
《次韵汤阴寒食遇雨》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殊方遇寒食,节物负年华。

小雨偏宜柳,轻风未落花。

见饧如隔岭,对月共忘家。

俗重之推庙,谁祠万里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异乡寒食节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殊方遇寒食,节物负年华。”点明了地点和时节,寒食节本是追思先人的节日,但在异乡,这种传统节日的氛围却未能与年华相匹配,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颔联“小雨偏宜柳,轻风未落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中柳树的柔美与春风未至前花朵未凋的景象,既烘托了寒食节的氛围,也暗含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颈联“见饧如隔岭,对月共忘家。”通过“饧”(糖)的比喻,表达了作者与家乡的遥远距离,即使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但这种感觉却如同隔着山岭一般难以触及。同时,面对明月,作者暂时忘记了对家的思念,但这种短暂的忘却并不能掩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尾联“俗重之推庙,谁祠万里沙。”提到了寒食节的传统习俗——祭祀介子推,但在此处,作者将之与自己身处的异乡环境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最后一句“谁祠万里沙”,更是将思念推向极致,仿佛连祭祀的地方都遥不可及,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传统节日的感慨,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题马秀卿郊墅

仙人朝去莫知还,野色风光一草庵。

少室何妨高索价,莫教轻指作终南。

(0)

岊山

岊老峰高翠倚天,洮河春水绿无边。

不知杨柳蒹葭外,何处泊君书画船。

(0)

德寿宫古松太上爱之尝持御香酾酒祠土神以祈屏蟊贼云时绍兴壬午思陵馘亮之岁也于今百二十年矣仆生六十年后而十月八日又思陵上仙之晨感而有赋·其二

南来天马总辛勤,内禅经今历再壬。

复汉赤符还旧宇,法尧黄屋本非心。

思成门外衣冠尽,德寿宫前茨棘深。

叹息馀生孤露甚,匪莪彼黍涕淋淫。

(0)

挽徐朝奉·其一

海内嗟遗老,诸公表逸民。

过庭忠训在,攀槛直声新。

谏草频尊主,绯花与显亲。

一门名父子,千载庆君臣。

(0)

挽张龙山·其三

钦翘人物观奇士,芳润衣冠俨硕师。

槐柳门前气成雾,清风茗碗只谈诗。

(0)

荥阳

济水出王屋,既伏仍流行。

大河不能限,东南溢为荥。

荥阳古虢邑,鼎峙京索城。

虎牢足形胜,河汴扬濯清。

晋楚既迭霸,刘项复兵争。

成皋口宜守,敖仓粟方盈。

创业虽足赖,匪德何由成。

东都绍炎祚,不席地势兴。

山川失险阻,天地载清宁。

昭代御宇内,兹土丽神京。

人民日巳众,击壤歌隆平。

焉知客游士,念此愧深情。

愿为东飞鹤,一举还蓬瀛。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