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在燕矶,欲往从之畏鼓鼙。
愁看越鸟向风栖,侧身南望涕挥衣。
美人赠我绿桂膏,何以报之赤霜袍。
路远莫致倚忉劳,俯江春霁浪花高,安得片帆挂远涛。
我所思兮在燕矶,欲往从之畏鼓鼙。
愁看越鸟向风栖,侧身南望涕挥衣。
美人赠我绿桂膏,何以报之赤霜袍。
路远莫致倚忉劳,俯江春霁浪花高,安得片帆挂远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她面对现实与情感冲突时的复杂心情。首句“我所思兮在燕矶”,点明了思念的对象所在之处,燕矶,可能象征着恋人所在的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接着,“欲往从之畏鼓鼙”一句,表达了女子想要前往与恋人相聚的愿望,但又因某种原因(可能是战争或其他阻碍)而感到畏惧,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愁看越鸟向风栖,侧身南望涕挥衣”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愁苦与思念。越鸟向风栖,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喻了女子内心的动荡不安。她侧身向南眺望,泪水不禁滑落,衣物被泪水打湿,形象地展现了她对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痛苦。
“美人赠我绿桂膏,何以报之赤霜袍”两句,运用了赠物与回报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绿桂膏是珍贵的礼物,而女子却无法以同等或更珍贵的物品回报,表达了她对恋人的深情与无奈。这里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匮乏,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情感上的无力与遗憾。
“路远莫致倚忉劳,俯江春霁浪花高,安得片帆挂远涛”四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路途遥远,即使心意诚挚也无法送达,女子只能在江边凝视,春日的江面波光粼粼,浪花高扬,她渴望能有一叶小舟,载着她的思念与希望,穿越茫茫大海,到达恋人的身边。这不仅是对恋人的一份深情告白,也是对自由与梦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矛盾,以及她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是中国古代女性情感诗作中的佳品。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覈。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宋·苏轼】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覈。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https://shici.929r.com/shici/8Wn99SMz7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