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一何高。湘水深,一何深。上有猱,木森森。
峰冠天,易旸阴。流清梦,托君音。含思弄态若不任。
翠旗金支玳瑁簪。疑明乍晦迥何寻。
寓目岑岑荡精淫。迫欲近之殆惊猜。
将远离之复徘徊。安能为期旦暮来。
巫山高,高以峻。湘水深,深以大。愿君王,志意正。
澹愉穆,绌非境。后天不凋三光并。
巫山高,一何高。湘水深,一何深。上有猱,木森森。
峰冠天,易旸阴。流清梦,托君音。含思弄态若不任。
翠旗金支玳瑁簪。疑明乍晦迥何寻。
寓目岑岑荡精淫。迫欲近之殆惊猜。
将远离之复徘徊。安能为期旦暮来。
巫山高,高以峻。湘水深,深以大。愿君王,志意正。
澹愉穆,绌非境。后天不凋三光并。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汉铙歌十八曲(其七)巫山高》是一首描绘巫山神女传说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巫山高峻、湘水深邃的描绘,暗示了神秘而深沉的情感。"上有猱,木森森"形象地展现了山势险峻,"峰冠天,易旸阴"则烘托出巫山的崇高地位和变化莫测的气候。"流清梦,托君音"表达了对神女的期盼与思念,"翠旗金支玳瑁簪"则描绘了神女的华美形象。
诗中反复强调巫山之高和湘水之深,象征着难以触及的心境,"疑明乍晦迥何寻"传达出寻找与期待的迷茫。诗人的情感在"寓目岑岑荡精淫"中达到高潮,既想接近又害怕失去,体现出一种矛盾的渴望。最后,诗人希望君王能保持正直之心,摒弃非分之想,寓意着对道德和理智的坚守。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寄寓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停车忆春夜,清歌月当午。
藉彼友朋乐,遣我行役苦。
斯人各蓬叶,相合即俦侣。
究非一体亲,安偕永行处?
疾风掠江水,一散几重聚?
旅者异关县,归者已乡土。
还留踽踽身,来此复延伫。
星霜万里阔,飘摇一鸿羽。
广川古区要,城势如覆盆。
青山卓南障,削入天台根。
胡卢环西河,衡漳相吐吞。
百里见烽火,唇齿联平原。
安陵逼齐险,全赵兹户门。
遂使巨鹿马,不向中水屯。
客来揽形势,地阔沙浑浑。
清时重防守,谯角犹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