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午读邸报》
《庚午读邸报》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西北干戈猝未阑,苍生谁与破愁颜。

甫闻高议云台上,又见投身瘴海间。

天地十年氛雾暗,江湖万里鬓毛斑。

欲寻酩酊判豪饮,郊外旗亭半掩关。

(0)
鉴赏

这首诗《庚午读邸报》由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通过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首联“西北干戈猝未阑,苍生谁与破愁颜”描绘了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百姓苦难的深切忧虑。其中,“干戈”象征战争,“苍生”指广大民众,“愁颜”则形象地表现了人民的痛苦与无奈。

颔联“甫闻高议云台上,又见投身瘴海间”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扬了那些在朝廷上提出高明策略的贤臣,另一方面则讽刺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安危、主动前往条件恶劣地区任职的官员。这里的“云台”象征朝廷决策之地,“瘴海”则比喻环境恶劣、充满危险的地方。

颈联“天地十年氛雾暗,江湖万里鬓毛斑”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局的描绘,指出自十年前以来,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动荡,如同天地间弥漫着阴霾,而诗人自己也在这十年中饱经风霜,两鬓斑白。这一联通过时间的跨度和个人经历的变化,强调了长时间战乱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巨大伤害。

尾联“欲寻酩酊判豪饮,郊外旗亭半掩关”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困境,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愤。他想借酒浇愁,但在郊外的旗亭却已半掩关门,无法实现。这一细节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压抑和不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动荡时期的政治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感皇恩

终岁忆春回,西园行尽。欢喜梅梢上春信。

去年携手,暗约芳时还近。燕来莺又到,人无准。

凭谁向道,流光一瞬。佳景闲无事衣褪。

春归何处,又对飞花难问。旧欢都未遇,成新恨。

(0)

八声甘州·其二历下立春

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海上最春先。

乍微阳破腊,梅心已省,柳意都还。

雪后南山耸翠,平野欲生烟。

记得相逢日,如上林边。

莫叹春光易老,算今年春老,还有明年。

叹人生难得,常好是朱颜。

有随轩、金钗十二,为醉娇、一曲踏珠筵。

功名事,算何如此,花下尊前。

(0)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二

昔吾卜城东,今吾卜城中。

祇畏盗贼迫,安知廛市同。

畚锸运渤海,操蛇应未穷。

无乃遭此笑,君如北山翁。

(0)

牵牛花

红蓼黄花取次秋,篱笆处处碧牵牛。

风烟入眼俱成趣,祇恨田家岁薄收。

(0)

烈王

齐为沽名特觐王,当时国势岂真强。

计来小缓庸何责,引得无君丑语扬。

(0)

送绍兴叶帅改当涂·其二

人言禹会即当涂,上曰芜湖抵鉴湖。

姑少副公求去尔,匪伊有诏盍归乎。

知心霜月浑无滓,回首春风定与俱。

惭愧蓬莱宾客后,愿言陪侍入天衢。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