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标格本青云,邂逅西湖秋复春。
作意一声君会否,鹓鸾集处是真人。
华亭标格本青云,邂逅西湖秋复春。
作意一声君会否,鹓鸾集处是真人。
这首诗以华亭鸟的高洁标格为引子,巧妙地将之与西湖的四季美景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华亭标格本青云",开篇即以华亭鸟的不凡气质比喻某种高尚品格,如同青云般高远,暗示了诗中所赞美的对象具有超越常人的卓越品质。
"邂逅西湖秋复春",则描绘了诗人偶遇西湖美景的场景,无论是秋天的萧瑟还是春天的生机,都让人心旷神怡。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偶然相遇的惊喜之情。
"作意一声君会否,鹓鸾集处是真人",最后两句更是点睛之笔。"作意一声",似乎在期待某人或某事的回应,"鹓鸾集处"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凤凰和鸾鸟聚集的地方,象征着真正的贤者或圣人所在之处。通过这一问一答的形式,诗人表达了对真正高尚之人的渴望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这种品格的追求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华亭鸟、西湖四季、鹓鸾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之美又蕴含哲理深意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
大江之中,有峰崔嵬。
屹然独立不可动,百川到此皆萦回。
乾坤风气,与水相移推。
来今往古无断续,中间有阖复有开。
顺流直泻忽此突然者,俨如玄圭锡禹戴履参三才。
吾闻岷山导江,东沱北汇,茫然两涯。
瞿塘谁为峡,滟滪谁为堆。
洞庭东去小孤小,又东千里行绕凤凰之高台。
南徐望海只尺是青天,如宇置此坳堂杯。
兹峰非柱亦非碣,清泠隔绝人间埃。
神宫佛刹半参倚,唐镌宋刻剥落生莓苔。
蛟龙隐盘窟,鸾鹄栖悬崖。
上摩苍茫下临空洞兮,不可以测度,但见海有西户江有东南隈。
一山二水理应尔,嗟此卷石直从何地天将来。
水神夜戒百灵护,万骑驱逐疾走如衔枚。
吁嗟乎,尾闾去终日,昆崙几时回。
振陵风雨潮汐争喧豗。
大哉吾道一逝者,夫何为乎有澜日倒波今颓。
若非藉此作孤障,彼狂且悍将谁与之裁。
吾人定力如此石,沧桑不变此石无倾隤。
送君须上最高处,商声击石开君怀。
太行绝顶更回首,一航东海何如哉。
《金山行送林提学之山西》【明·邵宝】大江之中,有峰崔嵬。屹然独立不可动,百川到此皆萦回。乾坤风气,与水相移推。来今往古无断续,中间有阖复有开。顺流直泻忽此突然者,俨如玄圭锡禹戴履参三才。吾闻岷山导江,东沱北汇,茫然两涯。瞿塘谁为峡,滟滪谁为堆。洞庭东去小孤小,又东千里行绕凤凰之高台。南徐望海只尺是青天,如宇置此坳堂杯。兹峰非柱亦非碣,清泠隔绝人间埃。神宫佛刹半参倚,唐镌宋刻剥落生莓苔。蛟龙隐盘窟,鸾鹄栖悬崖。上摩苍茫下临空洞兮,不可以测度,但见海有西户江有东南隈。一山二水理应尔,嗟此卷石直从何地天将来。水神夜戒百灵护,万骑驱逐疾走如衔枚。吁嗟乎,尾闾去终日,昆崙几时回。振陵风雨潮汐争喧豗。大哉吾道一逝者,夫何为乎有澜日倒波今颓。若非藉此作孤障,彼狂且悍将谁与之裁。吾人定力如此石,沧桑不变此石无倾隤。送君须上最高处,商声击石开君怀。太行绝顶更回首,一航东海何如哉。
https://shici.929r.com/shici/vzf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