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其三》
《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其三》全文
唐 / 崔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

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

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

(0)
翻译
驾车马来到东城路,寻找你直到北山边。
为了远离尘世喧嚣,更觉世间事悠闲。
明月映照着清澈的潭水,清风吹过幽静的竹林。
此刻心境无比宁静,想要放声长啸却难以回转。
注释
车马:代指出行工具,这里指驾车。
东城路:城市中的道路,东边的路。
北山:北方的山。
人境:世俗的环境,人间烟火。
弥:更加,越发。
世情:世间的情态,人事。
清潭:清澈的池塘或小湖。
暗筱:暗处的竹林,筱指细竹。
心最得:心情最为舒畅,得意。
长啸:大声呼啸,表达情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子寻访朋友之情怀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两句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找朋友,不辞辛劳地前往北山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间的深厚情谊。

"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人世繁华与孤独相结合的复杂情感。这里的人境指的是社会和人际关系,而“出”则意味着超脱或远离。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便身处喧嚣,却能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月亮洒落在清澈的水面之上,而微风则悄然回归于草丛之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

"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心灵满足。在这里,“长啸”可能意味着一声长叹,是诗人内心愉悦与释然的一种表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刻的珍惜,以及这种美好的感觉难以复返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与友情相连的意境。

作者介绍
崔颢

崔颢
朝代:唐   籍贯: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生辰:hào)(704—754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黄鹤楼》。
猜你喜欢

赠张司厅

君家自昔擅华腴,后来杰出多文儒。

往羡珥貂光七叶,今看甲第雄二都。

骢马重行洛阳陌,霜雪飘零旧台柏。

勋名继美垂百年,纷纷堂构昭遗迹。

(0)

和孙季泉韵二首·其一

圣主正垂裳,同依日月光。

芳辰共清燕,联佩此登堂。

座接陈君榻,衣沾荀令香。

明时多事业,莫遣鬓毛苍。

(0)

送朱省簿乐安

居人怯中夏,行子发长安。

尊酒怜乡国,天风思羽翰。

莺声春尽少,江色夜深寒。

回首孤帆远,谁歌行路难。

(0)

平冈七夕见招风雨不克赴

伫看牛女会,箕毕尔何如。

旅舍悲秋早,华堂卜夜虚。

秖怜冲裋褐,宁恨湿仙裾。

载酒还相许,重寻水竹居。

弦月行应满,招寻共直庐。

(0)

夏夜泛梁溪

幽寻极寥廓,理棹清溪长。

落日照孤屿,微风生夜凉。

须臾远雰净,百里开湖光。

渔子相傍宿,月明歌沧浪。

采芳不能浴,悄然悲沅湘。

(0)

同年再会西园用林司空韵二首·其二

结驷西园践夙期,郊原春冻见花迟。

生憎风霰飘残夜,不放笙歌沸曲池。

漏定月华微映座,烛残林影暗摇卮。

握君秀句吟难就,安得羊何共和之。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