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大宗伯陈公闻倭寇遁归我师追击尽复朝鲜之地志喜韵》
《和大宗伯陈公闻倭寇遁归我师追击尽复朝鲜之地志喜韵》全文
明 / 佘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遥传上将临边日,秉钺登坛杀气销。

万虏投戈归绝域,三军奏凯彻中朝。

梯航未必来重译,杼轴何堪尽戍辽。

太史直悬千古笔,扶桑铜柱转岧峣。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和大宗伯陈公闻倭寇遁归我师追击尽复朝鲜之地志喜韵》描绘了明朝将领在边境大胜倭寇的场景。首句“遥传上将临边日”展现了将领的威严与战争的到来,紧接着“秉钺登坛杀气销”象征着战事的紧张与杀伐之气的消散,显示出胜利的初步迹象。

“万虏投戈归绝域”进一步描述敌人的溃败和投降,显示出我军的强大和威慑力。“三军奏凯彻中朝”则传达出全军凯旋,捷报传至朝廷的喜悦气氛。接下来,“梯航未必来重译”暗示了通过海路的和平交流,而非军事征服,彰显了明朝的仁德之师形象。

“杼轴何堪尽戍辽”表达了对边疆守卫的忧虑,但也反映出国家对边防的重视。最后两句“太史直悬千古笔,扶桑铜柱转岧峣”以历史的角度,赞美陈公的功绩将被后世铭记,同时借“扶桑铜柱”这一典故,寓意着版图的稳固和边疆的永久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昂扬的气势和深沉的历史感,歌颂了明朝军队的英勇和胜利,以及对和平与边疆稳定的追求。

作者介绍

佘翔
朝代:明

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猜你喜欢

八月十六夜感怀三首·其一

碧海青天夜正长,客怀旅馆剧凄凉。

不堪枨触閒鱼雁,欲寄泉台路渺茫。

(0)

栖霞道中四首·其三

野寺峰巅钟响迟,暮云遮隐又多时。

云来云去无心者,入定山僧可得知。

(0)

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四

大沧桑后小沧桑,花事荣枯见履霜。

凄绝茂陵求槁日,却将先兆證孤芳。

(0)

孙子潇先生双红豆图三首·其一

烟月虞山百载新,自来红豆属词人。

绛云楼后天真阁,佔却江南一半春。

(0)

匡庐杂诗五首·其一

痴云不散漏微阳,估客帆开叶叶张。

万顷湖光平似镜,大姑山接大姑塘。

(0)

茅山杂诗七首·其一

笋舆晓出城南门,林间小雨时瑽琤。

瞥然苍翠落我眼,三峰天半相支撑。

近度平原远高岭,黄云风卷十万顷。

琪花瑶草吹异香,其中清绝非人境。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