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六首·其四》
《无题六首·其四》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天风吹去不吹还,胍胍波生带水间。

一路莺啼如唤客,五更尨吠尚当关。

帘前竹响闻腰佩,楼外云横见鬓鬟。

咫尺蓬莱终缥缈,沾襟赢得泪痕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景象。首句“天风吹去不吹还”,以天风的无形与不可捉摸,象征着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次句“胍胍波生带水间”,“胍胍”形容水势汹涌,形象地展现了江河之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

“一路莺啼如唤客”,以莺啼声唤醒了旅途中的孤寂,仿佛在呼唤旅人,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接下来,“五更尨吠尚当关”,犬吠声在清晨尤为清晰,如同守卫边关的士兵,增添了时空的冷寂感。

“帘前竹响闻腰佩”,通过竹叶摇曳的声音,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身影,以及他身上的官场痕迹。“楼外云横见鬓鬟”,远望楼外,云雾缭绕,如同女子的秀发,寓言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咫尺蓬莱终缥缈,沾襟赢得泪痕斑”,蓬莱仙岛的遥远和虚幻,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诗人不禁感慨,即使近在咫尺,理想也如梦似幻,只能让泪水打湿衣襟,留下斑驳的痕迹,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

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
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
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
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
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
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
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
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帑。
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
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
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

(0)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征。
公卿碧墀会,名姓白麻称。
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
荣班联锦绣,谏纸赐笺藤。
便欲呈肝胆,何言犯股肱。
椎埋冲斗剑,消碎莹壶冰。
赤县才分务,青骢已迥乘。
因骑度海鹘,拟杀蔽天鹏。
缚虎声空壮,连鳌力未胜。
风翻波竟蹙,山压势逾崩。
僇辱徒相困,苍黄性不能。
酣歌离岘顶,负气入江陵。
华表当蟾魄,高楼挂玉绳。
角声悲掉荡,城影暗棱层。
军幕威容盛,官曹礼数兢。
心虽出云鹤,身尚触笼鹰。
竦足良甘分,排衙苦未曾。
通名参将校,抵掌见亲朋。
喣沫求涓滴,沧波怯斗升。
荒居邻鬼魅,羸马步殑。
j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
沾黏经汗席,飐闪尽油灯。
夜怯餐肤蚋,朝烦拂面蝇。
过从愁厌贱,专静畏猜仍。
旅寓谁堪托,官联自可凭。
甲科崔并骛,柱史李齐升。
共展排空翼,俱遭激远矰。
他乡元易感,同病转相矜。
投分多然诺,忘言少爱憎。
誓将探肺腑,耻更辨淄渑。
会宿形骸远,论交意气增。
一心吞渤澥,戮力拔嵩恒。
语到磨圭角,疑消破弩症。
吹嘘期指掌,患难许檐簦。
鎩翮鸾栖棘,藏锋箭在弸。
雪中方睹桂,木上莫施罾。
且泛夤沿水,兼过被病僧。
有时鞭款段,尽日醉懵僜。
蹑屐看秧稻,敲船和采菱。
叉鱼江火合,唤客谷神应。
啸傲虽开口,幽忧复满膺。
望云鳍拨剌,透匣色腾凌。
每想潢池寇,犹稽赤族惩。
夔龙劳算画,貔虎带威棱。
逐鸟忠潜奋,悬旌意远凝。
弢弓思彻札,绊骥闷牵縆。
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
闲随人兀兀,梦听鼓冬冬。
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
骐驎高阁上,须及壮时登。

(0)

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

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
大隐犹疑恋朝市,不知名作罢归园。

(0)

使东川·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0)

使东川·江上行

闷见汉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
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

(0)

使东川·江楼月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