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书所见四首·其三秋桐》
《渡江书所见四首·其三秋桐》全文
元 / 郝经   形式: 古风

高秋江汉波,卉木入摇落。

荒林拥孤桐,蔓草重绕缚。

凄迷气日丧,憔悴若陨箨。

黄彫晚风吹,青裂饥鸟啄。

无时亦无俦,幢幢老阴薄。

仪凤安所栖,宫树空寂莫。

谓汝无自伤,植根亦娇弱。

岂能持风寒,况乃失所托。

何时此焉居,扬锄剪荒恶。

携幼扳庭柯,遂我生聚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汉之畔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萧瑟与生命的脆弱。

首句“高秋江汉波,卉木入摇落”描绘了秋天江汉水波荡漾,草木凋零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荒林拥孤桐,蔓草重绕缚”进一步描绘了荒林中孤独的梧桐被缠绕的蔓草包围,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孤独与束缚。

“凄迷气日丧,憔悴若陨箨”则通过描述空气中的凄迷之气和梧桐叶的憔悴,暗示了生命的衰败与消逝。接下来,“黄彫晚风吹,青裂饥鸟啄”描绘了晚风中黄叶飘落,饥饿的鸟儿啄食的情景,更添了一分生命的无奈与苦涩。

“无时亦无俦,幢幢老阴薄”表达了生命在时间流逝中的孤独与无助,如同老树在阴暗中独自生长。最后,“仪凤安所栖,宫树空寂莫”以凤凰栖息无处为喻,强调了生命在特定环境中的困境与失落。

“谓汝无自伤,植根亦娇弱”是对生命脆弱性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命。而“岂能持风寒,况乃失所托”则表达了对生命在逆境中挣扎的同情与理解。全诗以“何时此焉居,扬锄剪荒恶。携幼扳庭柯,遂我生聚乐”结尾,寄寓了对改变现状、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孤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郝经

郝经
朝代:元   字:伯常   籍贯:元泽州陵川   生辰:1223—1275

(1223—1275)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猜你喜欢

题太原通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洛阳名园不胜纪,门巷相连如栉齿。

修竹长杨深径迂,令人邑邑气不舒。

爱君买园中桥北,堂压崖端跨空碧。

满川桃李皆目前,近水远山一朝得。

曾陪尊兄此高会,豁然如出樊笼外。

暂游尚尔况久居,胜气清风日相对。

易生画笔世所珍,獐猿满壁皆逼真。

并州近胡沙尘恶,终更早来为主人。

(0)

药圃

三蜀膏腴地,偏于药物宜。

小畦千种聚,春雨一番滋。

山相惭多识,桐君未遍知。

佗年似胡广,养寿复扶衰。

(0)

和端式十题·其四渔洲火

渔翁系叶舟,远映枫林宿。

手携双白鱼,呼儿爨山竹。

深夜寂无人,明灭寒江曲。

(0)

和张仲通学士苦暑思长安幕中望终南秋雪呈江邻几

秋云覆秦川,小雨野未湿。

谁言终南顶,已有霰雪集。

返景开新晴,孱颜照都邑。

初疑江津阔,远浪横风急。

又疑龙蜕骨,逶迤委原隰。

词客登高楼,四望清兴入。

当时应百篇,遗散不复拾。

今兹宦帝城,大暑困郁悒。

红尘满九衢,出入冠带袭。

家居宾旅来,俯偻烦拜揖。

回思幕中趣,引领安可及。

江翁养文采,正如玄豹蛰。

君往犯其严,腾起谁敢絷。

嗟予素恇怯,旁睨毛发立。

强复缀此章,庶几勇可习。

(0)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其二

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

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0)

送韩太祝知钱塘

冠佩郁相映,由来积德家。

一时推隽异,四海走声华。

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

夷涂指霄汉,局骥不须嗟。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