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飘飖邈何许,庞眉书客天人语。
兴来倒吸海底干,八荒并入秋毫端。
瑶姬仙史不能读,留向人间问空谷。
风吟雨怨几多年,南山石烂真可怜。
帝阙飘飖邈何许,庞眉书客天人语。
兴来倒吸海底干,八荒并入秋毫端。
瑶姬仙史不能读,留向人间问空谷。
风吟雨怨几多年,南山石烂真可怜。
这首诗《读昌谷集》由清代诗人高炳所作,展现了对李贺(昌谷集作者)作品的独特见解与情感共鸣。
首句“帝阙飘飖邈何许”,以“帝阙”象征至高无上的文学殿堂,表达了对李贺作品深邃意境的向往与追寻。接下来,“庞眉书客天人语”,描绘了李贺作为一位饱经沧桑的文人,其作品中蕴含着超越凡人的智慧与情感。诗人通过“兴来倒吸海底干,八荒并入秋毫端”这两句,赞美李贺作品中蕴含的宏大气魄与细腻入微的笔触,仿佛能将宇宙万物尽收眼底,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境界。
“瑶姬仙史不能读,留向人间问空谷”,则表达了对李贺作品独特风格的赞叹,认为即使是神仙也无法完全理解其深意,只能留在人间,供后世探讨与感悟。最后,“风吟雨怨几多年,南山石烂真可怜”,诗人借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比喻时间的流逝,感叹李贺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哲思,即使历经千年仍能触动人心,如同南山石虽坚硬却因岁月而显得可怜,暗含对李贺作品永恒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贺作品的深刻解读,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文学大师的敬仰之情。
嗟予语敬之,敬之当听予。
敬亦无不在,语子敬读书。
当其未读时,天君自俨如。
及其对书册,万象涵太虚。
是谓以我观,勿以此丧志。
舍之求放心,离物以为二。
学问与思辨,古训乃其地。
无在无不在,事事亦如是。
丁丑孟冬吉,湛子辟烟霞。
虽非鹿门胜,亦携庞公家。
乃开正义堂,乃建崇经楼。
乐阁在堂前,茹芝在楼头。
有亭面西壁,丽泽双泉北。
退轩后洞居,峻洁垂虹侧。
亦或考金钟,亦或击石鼓。
前抚卧龙吟,后引九龙舞。
七曜明天经,三水察地理。
俯仰参两间,其道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