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城力未衰,西风吹老桂花枝。
山回薄暝牛归后,江变新寒雁过时。
砧杵几家声断续,帆樯两岸影参差。
英雄自古知多少,老得身闲计亦奇。
独上高城力未衰,西风吹老桂花枝。
山回薄暝牛归后,江变新寒雁过时。
砧杵几家声断续,帆樯两岸影参差。
英雄自古知多少,老得身闲计亦奇。
这首明代诗人樊阜的《城上》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登高所见的景象。首句“独上高城力未衰”展现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具坚韧不拔的精神,独自登上城墙,显示出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次句“西风吹老桂花枝”通过西风与凋零的桂花,寓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
第三句“山回薄暝牛归后”,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牛群归家,营造出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画面。第四句“江变新寒雁过时”则转而描绘江面因季节更替而带来的凉意,大雁南飞,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感伤。
第五、六句“砧杵几家声断续,帆樯两岸影参差”通过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捣衣声和江面上船只的影子,展现出城乡生活的烟火气和动态美。最后一句“英雄自古知多少,老得身闲计亦奇”,诗人感慨英雄人物难以尽数,而自己能在晚年享受清闲,实属难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的感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态度的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情怀。
整翩翩粉翅,愁燕子莺儿。
向细草阑干,游丝庭院,双宿双飞。
腰肢瘦来一搦,爱红香影里镇相随。
花底可怜踪迹,梦中何处天涯。深闺风景正芳菲。
长自傍帘帏。早倚窗人见,绣上罗衣。
依依似嫌春晚,更几番、萦绕绿杨枝。
忍把泥金小扇,等闲追过墙西。
楼角斜飘,檐牙半露,几番卷起炊烟。
有时风静,端正一竿悬。
比似曲车更甚,遥望处、无那情牵。
行沽去,何须借问,亚树夕阳偏。堪怜。
最好是、杏花开候,春暖江天。
傍水村山郭,做弄清妍。
招引踏青人至,同认取、孤影翩翩。
只休教,朦胧醉眼,错认燕飞前。
几日东风,流光暗度,又是春韶情味。
柳色青青,隐映碧桃开未。
刚社燕、啄遍芹泥,渐粉蝶、暗销香腻。
诉春愁,恰恰莺啼,望人长向翠楼倚。
无聊花下独自,对著斜风细雨,游丝轻曳。
不定阴晴,酿做恼人天气。
扶彩袖、红泪空收,对清波、素书谁寄。
愿征人、莫惜轮蹄,那须锦词费。
池莲已谢,篱菊又残,正念远人天际。
塞雁南来,带得一封书至,且先看、两个平安字。
欲慰我、离愁万种,谁知翻触愁起。廿载蚕丛寄。
总浪负年华,薄名微利。急整归鞭,鬓发料非昔矣。
怎而今、不把瓜期记。
越看那、红笺细楷,觉心情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