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全文
唐 / 阎朝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管籥周移寰极里,乘舆望幸斗城闉。

草根未结青丝缕,萝茑犹垂绿帔巾。

鹊入巢中言改岁,燕衔书上道宜新。

愿得长绳系取日,光临天子万年春。

(0)
注释
管籥:古代乐器,类似笛子。
周移:遍布。
寰极:指宇宙的边界。
乘舆:皇帝的车驾。
望幸:皇帝期待前往。
斗城闉:斗城,古代都城的别称;闉,城门。
草根:草丛。
青丝缕:青色的细线,比喻生机。
萝茑:藤蔓植物。
绿帔巾:绿色的头巾,形容植物茂盛。
鹊入巢:喜鹊报春。
改岁:新年。
燕衔书:燕子传信。
道宜新:寓意新的开始。
长绳系取日:用长绳挽留太阳。
光临:照耀。
天子:皇帝。
万年春:永恒的春天,象征帝位永固。
翻译
音乐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回荡,皇帝期待着驾临斗城的城门。
草丛还未编织出青色的细线,藤蔓还挂着绿色的头巾。
喜鹊飞入巢穴宣告新的一年,燕子带来书信诉说新的开始。
我渴望用长绳牵住太阳,让光明照耀皇帝万世的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出行赏春的壮丽画面,展示了古代宫廷中对新春佳节的庆祝与期待。首句“管籥周移寰极里”中,“管籥”指的是皇帝所乘坐的车辆,"周移"表示转动,"寰极"则是天地之极,即皇宫的意思。这里描述了皇帝车驾在宫廷内外移动的情景。

“乘舆望幸斗城闉”一句,“乘舆”即乘坐车辆,“望幸”指期盼着或希望看到什么美好的事情,“斗城闉”则是星象中斗宿所代表的城墙,古人常用以比喻皇宫。这两句结合起来讲述了皇帝在新春之际出行赏春的情景。

第三、四句“草根未结青丝缕,萝茑犹垂绿帔巾”中,“草根未结”指的是还没有长成的草,“青丝缕”则是用来比喻初生的嫩绿色草叶;"萝茑犹垂绿帔巾"里的“萝茑”即水边的莎草,"犹垂"表示依然挂着,"绿帔巾"形容植物的枝叶如同绿色的幕布或衣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初春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事物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鹊入巢中言改岁”一句,“鹊入巢”指的是喜鹊(一种鸟类)回到自己的窝巢之中,“言改岁”则是说鸟儿似乎在议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紧接着的“燕衔书上道宜新”中,“燕衔书”形容燕子衔带着书信,"道宜新"表示传递着对新春的美好祝愿。这两句通过描绘鸟类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新年的期待和喜悦。

最后两句“愿得长绳系取日,光临天子万年春”中,“愿得长绳系取日”形容希望能够用一根长长的绳索捆住太阳,使之永远照耀;"光临天子万年春"则是表达对皇帝享有万年春色,永享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这里“天子”特指皇帝,而“万年春”则象征着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赏春、自然界初春景象以及对新年的期待与祝愿,展现了古代宫廷对于新春佳节的隆重庆祝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阎朝隐
朝代:唐

阎朝隐,字友倩,赵州栾城人。连中进士、孝弟廉让科。性滑稽,属辞奇诡,为武后所赏。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圣历中,转麟台少监,坐附张易之徙岭外。景龙时,还为著作郎。先天中,除秘书少监,后贬通州别驾。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九日宴集盘石得诸商

飙号大野萧,索如孟诸落。

日送飞鸿千,岩寒木疏置。

酒登啸台举眸极空虚酣歌醉。

仙菊列坐飘长裾身寄猿鸟外。

神游元化初飞声瑶池凤远致。

麻姑书遥海上孤月寒潮带。

归鱼天空百,泉响独鹤哀。

有馀不见松,柏路苍苍闭。

玄庐谁知委,运去千载随。

荒墟且复酌,美酒挥刀脍。双鱼。

人生非乔松,不饮当何如。

(0)

风雨驴上三首·其二

处处江湖行路难,东风鼓角满云端。

蹇驴破帽青山下,翠木苍藤暮雨寒。

(0)

谢贾参政荐儒职

内府黄金铸虎符,彤廷湛露锡宫壶。

诗书礼乐三军帅,天地风云八阵图。

盖世才名称耿贾,经邦事业佐唐虞。

鹰扬更待驱群盗,鹗荐何烦记腐儒。

(0)

山居书怀

卜宅南村久未成,从来堂构在留情。

也知燕贺争先集,应笑鸠居拙自营。

环堵晚晴思傅筑,岩阿春暖候庞耕。

临池更凿观书牖,时得摩挲老眼明。

(0)

七月二十八夜同巢翁石父燕集玄都道院中是日雷雨昼晦既夕星月烂然席上有作

偶与高人宴武夷,天空山水漾晴辉。

金盘晓露葡萄酒,玉女秋风薜荔衣。

雷起石堂龙未蛰,月生沧海鹤初归。

瑶台自有长生箓,莫叹尊前往事非。

(0)

秋夕怀云松先生

夜永倦孤眠,竹凉宜小立。

荒林独鹤栖,破屋疏萤入。

万壑共秋声,四山惟月色。

清赏恨不同,晤言念兹夕。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