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
《云》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晴空碧于水,那得片云飞。

映日成丹凤,随风变白衣。

去来皆绝迹,隐显两忘机。

天理谁能测,终然何所归。

(0)
注释
晴空:晴朗的天空。
碧于水:比水还要清澈。
那得:怎能有。
映日:反射阳光。
丹凤:红色的凤凰,象征吉祥。
白衣:白色的云朵。
去来:来去。
绝迹:踪迹全无。
隐显:隐藏和显现。
忘机:不存机心。
天理:自然法则。
测:测量,理解。
终然:最终。
何所归:归向何处。
翻译
天空清澈如水,怎么容得下一片云彩飞翔。
阳光照耀下,云朵变幻出丹凤的形状,随风又化作洁白之态。
来去无踪,既不显现也不隐藏,不露心机。
自然法则深奥难测,最终会归向何处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哲理。"晴空碧于水,那得片云飞"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派宁静清澈的天地之美,那片云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仿佛象征着诗人心境的自在与超脱。

接着“映日成丹凤,随风变白衣”两句,更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中光影变化的美妙。阳光下的云彩如同神话中的丹凤,变化莫测;而“随风变白衣”则给人以飘逸出尘世的感觉。

"去来皆绝迹,隐显两忘机"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转、事物生灭的深刻体会。无论是往昔岁月的足迹,还是今朝光景的变迁,都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而“隐显两忘机”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淡然与豁达。

最后,“天理谁能测,终然何所归”两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宇宙真谛的追问。面对浩瀚如海的人生和宇宙,人类的智慧显得如此渺小,而“终然何所归”则是在探讨生命的归宿与目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赢得读者的心,还以其深邃的哲理思考引发人们对于自然、生命、宇宙的深层次思考。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次韵王子钦秋怀二首·其一

白汗翻浆浃背流,清飙一扫破除休。

枫江湛湛冰壶月,梧井团团玉露秋。

蚁动巧闻床下斗,驹跳首向隙中留。

南山危坐高棱见,杞国区区岂我忧。

(0)

胥泽民招饮二首·其二

苍茫夜气合,渺渺风露清。

篮舆兀醉梦,翩若孤雁征。

老马志万里,络首丧其生。

十年饱刍豆,立仗不敢鸣。

自识酒中趣,承辞身后名。

皎皎一片心,不受宠辱惊。

清风悲永夜,万窍同一声。

醉里有归路,彷佛游化城。

(0)

曹山春日二首·其一

弱柳千丝飏,河横一带围。

腰支春作瘦,鳞甲雨生肥。

逐伴鱼儿出,争巢燕子飞。

匆匆班草地,不觉卧斜晖。

(0)

宿太湖口二首·其二

白首对泷吏,骍汗愧逐臣。

溪山不改色,风雨解留人。

坎壈知天意,漂浮任此身。

纷纷小儿女,何必泪沾巾。

(0)

返魂梅次苏藉韵·其五

漫道君家四壁空,衣篝沈水晚朦胧。

诗情似被花相恼,入我香奁境界中。

(0)

题赵次张所藏贼头子二首·其一

扬鞭指点万貔貅,打取卢龙十四州。

烦君为发禄山冢,看我快饮月氏头。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