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枕蘧然觉,高斋人迹稀。
卷帘芳草短,看雨杏花肥。
薄暮寒仍在,中林愿稍违。
一迁随谷鸟,乔木是耶非。
推枕蘧然觉,高斋人迹稀。
卷帘芳草短,看雨杏花肥。
薄暮寒仍在,中林愿稍违。
一迁随谷鸟,乔木是耶非。
这首元代诗人张雨的《雨中》描绘了一幅清晨醒来后的生活画面。"推枕蘧然觉",诗人从睡梦中醒来,感觉清新,周围环境宁静,"高斋人迹稀",暗示了他居住之处的清幽。他拉开窗帘,看到窗外"芳草短",显示出春雨过后草木的滋润,"看雨杏花肥",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杏花娇艳饱满的景象。
"薄暮寒仍在",傍晚时分仍有微寒,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亲近和期待并未因此减退,"中林愿稍违",他希望能暂时离开书斋,走进树林,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然的交融。最后两句"一迁随谷鸟,乔木是耶非",诗人表达了想要追随山谷中的鸟儿,去探寻未知的山林,不确定这是否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思考。
华岳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仙掌。
壁间擘出黄河流,大禹以之分九州。
河流衮衮赴溟涨,华岳拔出天河上。
云宫雾窟疑本无,石室金台俨相向。
玉泉高通玉井津,中有莲实如车轮。
世人肉食未羽化,可望不得聊相亲。
高堂晚晴图画展,眼明一见心自远。
世间尘土今纷纷,吾当拂衣卧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