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三》
《念奴娇·其三》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

千首新诗千斛酒,管甚侯何齿。

员峤波翻,瀛洲尘败,吾屐能销几。

经丘寻壑,是他早计迟计。

犹记辰巳嗟嗟,故人贺我,且勉呼君起。

五十不来来过二,方悟人言都戏。

以我情怀,借公篇韵,恨不天为纸。

馀生一笑,不须邴曼容例。

(0)
鉴赏

这首诗是刘辰翁的《念奴娇·其三》,属于宋末元初时期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与感慨。

“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开篇即抒发了对年华易逝的感叹,年轻时的狂热如同做梦一般,而自己仍旧保持着当年的豪情壮志。

“千首新诗千斛酒,管甚侯何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饮酒放纵的态度,这种生活方式可能是对现实无奈的逃避,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满与叛逆。

“员峤波翻,瀛洲尘败,吾屐能销几。”这里借用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力量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

“经丘寻壑,是他早计迟计。”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探访,反思过去的计划和现在的处境,暗含着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

“犹记辰巳嗟嗟,故人贺我,且勉呼君起。”这里提到朋友们对诗人的鼓励与期望,可能是在提醒他要振作起来面对现实。

“五十不来来过二,方悟人言都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虚幻的深刻理解,可能是基于个人经历而产生的感悟。

“以我情怀,借公篇韵,恨不天为纸。”诗人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借助他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似乎在抱怨为什么天地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记录下所有的情感和思考。

“馀生一笑,不须邴曼容例。”最后,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生命,用微笑来面对现实,没有必要去模仿他人的样子。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深情的抒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文学创作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齐河行与于鳞醉别作

与君痛饮齐河头,齐河万鱼皆溯游。

十年再回日月照,千古一散乾坤愁。

胸中云梦各争吐,眼底邯郸焉足求。

玉壶未缺如意怒,葡萄欲乾凿落忧。

我更起作鸲鹆舞,那得不典鹔鹴裘。

醉时抗手城南路,大陆青苍莽回互。

国风一示延州来,春雪三周华不注。

吴緰郑缟各言好,赵璧秦城总相慕。

路人闻余言自疑,沾沾者谁令人妒。

天下模楷李元礼,江东独步王文度。

(0)

济川篇为太医邢先生题

在佛说法时,药王为导师。

太乙操莲叶,下救人阽危。

儒用久寂寞,其功或明医。

邢子利涉才,托迹在黄岐。

朝饮苏橘井,夕饮长桑池。

江阴十万家,家家春风吹。

馀波来惠吴,起我北堂慈。

傅楫吾所难,清泌可乐饥。

彼哉问津人,愧汝济川辞。

(0)

薄暮东牟道中有作

策骑缘海壖,兴发遂忘疲。

将晞九阳发,思振三神衣。

如何悲泉侧,阳乌欲罢飞。

川后约其波,以待朱轮归。

柳色有遗景,梓里无停晖。

空青就磨灭,光景向熹微。

二气既不分,吾人安敢违。

改辔趣林薄,命烛叩衡扉。

有酒但为欢,无酒且息机。

天鸡在东方,三鸣不须斯。

庶哉咸池浴,万象同赫羲。

(0)

寓怀·其十九

严仲怨韩相,避之轵深里。

顾盻屠酤间,聂生为知己。

百金何当道,片言杀心起。

老母既以归,为君报睚眦。

阑入白刃林,瞥然刺侠累。

皮面不可迹,欲以存其姊。

人间捐生士,殉名安足齿。

(0)

中秋

去岁中秋节,高堂依老亲。

团栾明月夜,来照白头新。

此日孤成子,良宵望里身。

安能同逝也,不失过庭人。

(0)

咏十国春秋分得蜀王建

从行负玺护銮舆,枕膝君王泣下嘘。

强据两川图僭窃,恩忘阿父肆诛锄。

军儿惯养名多赐,符瑞侈陈史屡书。

三十七年前蜀主,少时曾亦盗牛驴。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